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重大海洋污染事件环境影响仍存在

添加时间:2015-03-18 16:56:26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记者朱学蕊报道: 国家海洋局近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重大海洋污染事件(2010年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件、2011年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的环境影响依然存在。

  《公报》指出,2011年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海域海洋环境质量、浮游生物群落继续处于恢复中,但其生态环境影响依然存在。海水中石油类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个别站位石油类含量超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鱼类体内石油烃含量基本与事故前水平持平,甲壳类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略高于事故前水平。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浮游动物幼虫幼体密度基本与事故前水平持平,但鱼卵仔鱼数量仍未得到恢复。

  而《公报》称,2010年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发海域环境状况继续呈改善态势。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在正常状态波动;潮间带生物群落基本恢复,受损的白脊藤壶、长牡蛎、短滨螺、菲律宾蛤仔和缘管浒苔、孔石莼等原有优势种群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受油污染事件影响的海水浴场和海洋保护区环境均恢复正常。但周边海域个别站位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仍超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就日本福岛核事故的海洋环境影响,《公报》显示,事故依然影响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放射性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海水、海洋生物仍受到核泄漏事故的显著影响。 2014年5月,日本以东的西太平洋监测海域仍普遍检出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其中38%的海水样品中铯-137活度明显超出背景水平,27%的海水样品中检出了核事故特征核素铯-134。铯-137的检出深度进一步增加至2 000米,核事故放射性污染进一步向深层迁移。

  此外,日本以东监测海域海洋生物依然受到核事故放射性污染的影响。鱿鱼(巴特柔鱼)样品中仍然检出核事故特征核素银-110m和铯-134,且铯-134、铯-137和银-110m的平均活度较2013年10月均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