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钢铁企业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此同时,新环保法也为环保装备租赁产业开创了一片新天地,该领域或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大投入助力环保装备租赁“启航”
钢铁企业为了达到新的环保标准,用于环保设备的投入很大。业内人士指出,从2015年1月1日起,《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一系列行业新排放标准的缓冲期结束,所有钢铁企业将执行新建企业污染物排放限值,重点区域的钢铁企业还将执行更加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按照新环保法要求,目前许多钢铁企业不能完全实现达标排放,必须实施环保改造,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一家民营钢铁企业总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面临的环保压力很大,“钢厂如果不解决环境问题,将被外部搞死;不解决节能问题,自己找死”。这些年来,该厂在污染整治上已经投入了巨额资金,已经投资4556万元新建了一座15万立方米干式转炉煤气柜,用于回收2×120吨转炉生产过程中的煤气,年回收煤气1.2万立方米。目前该厂正在计划投资1.6亿元对干熄焦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每干熄一吨焦炭可产生575千克的过热蒸汽,每年回收能源折标煤5.6万吨。现在,每吨钢的环保成本在120元左右。不少民营钢企的环保欠债很大,污染严重,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环保设备投资较大。而这些中小型钢企缺乏足够的资金,在环保污染整治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业内专家分析,对照国家新标准,许多钢铁企业的环保装备水平或过程控制还不能达标。根据2013年环保部对华北地区298家钢铁企业的排查,有70%以上的企业存在超标排污的情况。为达到新排放标准的要求,钢铁全行业实施环保改造总投资需900亿元~1100亿元。因此,钢铁环保装备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它或许将为环保设备租赁业“启航”注入动力。
环保装备租赁“才露尖尖角”
潜在的环保装备市场很大,使得环保租赁业大有可为。而时下,环保设备租赁“才露尖尖角”。
天津的一家环保设备租赁有限公司早在2010年10月份就进驻天津,从租赁移动卫生间为主,逐渐向工业环保设备拓展,而钢铁企业的环保设备租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在唐山,“环保保姆”应运而生,可托管钢铁企业的环保设备。唐山地区出现首家环保物业化管理公司,接受用户委托、专门为钢铁企业提供治理环境污染的专业服务,确保承担的运营项目符合环保标准。
这家环保物业化管理公司总经理介绍说:“我们的业务就是托管钢铁企业的环保设备,然后进行专业化运营。”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提高,作为河北省钢铁产能第一大市的唐山,各企业由于环保设备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致使许多设备达不到最佳效果。同时,由于环保设备管理成本较高,环境污染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环保物业化管理公司应运而生。
据了解,“环保保姆”可以提供从环保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到为用户管理设备的一条龙服务,并根据用户对废气、废水、噪声等治理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接受客户委托后,他们将24小时跟踪监控设备运转情况,在保证设备开机率、故障率、维修费用等指标达标的前提下,确保承担运营的项目符合环保标准。
融资租赁迎来大好机遇
环保装备租赁和环保融资相结合,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机遇。作为一种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融资租赁具有首期支付少、付款方式较灵活、资信审查务实等优点,是连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好纽带。它既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先进的生产设备、通信设备、科研设备、节能环保设备和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工具及其附带技术的直接租赁、转租赁、回租赁、杠杆租赁、委托租赁和联合租赁等不同形式的本外币融资性租赁业务,也可以提供轨道交通、船坞、污水处理、管网等基础设施的租赁服务。
融资租赁是我国新兴的金融业态,2014年初以来,从内地到沿海,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支持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相关财政补贴政策遍地开花。
前不久,河北省武安市制订的钢铁等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到2015年6月底,钢铁行业脱硫效率达到85%以上,在钢铁行业推广余热、余压等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企业自发电量占总用电量比重提高到50%以上。其采取的保障措施之一,就是“各信贷机构要加大对污染防治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污染防治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探索排污权抵押贷款和融资机制,拓展污染防治设施融资、租赁业务”。
同样,《广州市关于加快推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是继武汉出台租赁贴息新政、珠海横琴下发促进融资租赁发展的办法、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下发全国范围内实施出口退税试点政策之后,又一项对融资租赁行业产生推动作用的利好政策。
投融界的一位融资租赁专家表示,武汉市政府用财政资金对承租企业的租赁费用进行补贴的做法,既可以在短期内调动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积极性,也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在广州,近年来租赁行业逐渐崛起,并涌现了越秀融资租赁、量通租赁公司、立根融资租赁等有代表性的融资租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