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装机约3亿成减排第一主力
添加时间:2015-01-15 14:33:12
来源:中国电力报
最近的研究表明,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已经转化成为我国社会最强烈的环保诉求之一。为此,我国已明确地制定了“去煤化”的能源结构调整目标。然而,替代煤炭靠什么,在当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下,比较现实的还是要靠开发利用水电,因为我国的水能资源世界第一,总量约占全球的六分之一,且目前只利用了30%多,还有巨大潜力。
水电装机约3亿成减排第一主力
肩负着减排的重任,2014年中国水电的发展可谓是跌宕起伏。继2013年我国取得了创纪录的年水电新增装机约3000万千瓦之后,2014年我国新增的水电装机约为2000万千瓦。年中我国水电已经提前一年半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水电装机2.9亿千瓦的任务。到2014年底,我国水电装机约3亿。水电的年发电量也将接近或者达到万亿千瓦时。水电对我国的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的作用之巨大,可以这样的比较来说明:我国水电一年的新增量,大约就与排在清洁能源第二位的风电或者排在第三位的核电的全年发电量相当。总之,在减排问题上,我们必须强调这样一个现实,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水电无疑是替代化石能源的第一主力。任何不能充分利用好水能资源的国家,都不可能实现有效减排。
装机增速放缓但后劲十足
2014年我国水电的发展,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隐忧。2014年我国水电装机的增速已经明显减慢,从2013年的新增装机3千万千瓦骤降到2千万千瓦。这似乎预示着,从“十一五”期间就开始的水电开工不足的影响将逐步显现。根据我国“十二五”能源规划,“十二五”期间应该新开工水电1.6亿千瓦,然而,到目前为止,“十二五”的时间已经过去五分之四,但实际开工的水电项目仅为规划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这种水电开发减速、刹车的局面不能尽快改变,不仅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减排承诺将要落空,而且,我国的雾霾治理也将难以收到实效。
“十一五”期间,水电发展受到社会舆论的困扰,水电开工严重不足。好在“十一五”最后一年,我国通过加强水电的正面宣传,突击上马了一大批长期被搁置、叫停的大型水电项目,但愿这种在最后阶段大力补救的局面能在“十二五”末再现。
重新核定上网电价水电经济性优势依然
需要指出的是,与“十一五”期间水电的审批难略有不同的是,目前水电的困境除了审批难之外,电价被封顶也是另一个巨大的瓶颈。2014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以电力消纳地平均上网电价”核定水电上网电价的通知。一开始社会舆论还以为水电的电价偏低,因而此通知的出台是对水电企业的重大利好。但实际上,真正上网电价偏低的,只是过去建设的老水电,而现实中由于移民、环保成本的快速上升,新建的水电站的电价,早已超过一般的火电。据有关部门测算,2013年我国新建电站的平均预算成本已超过每千瓦1.5万元。而本通知的适用范围,则明确说明只针对新建的电站。因此,每一个具体的水电开发企业几乎都不会误读这一政策的作用。
值得欣慰的是,即使国家已经开始对水电的上网电价有所控制,但对水电的支持态度还是明确的。例如,2014年2月12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大型水电企业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对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水电站增值税实行8%的优惠。此通知的优惠范围虽然只是针对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电,但由于这些电站虽数量不多,而实际的发电量却占了我国水电的大头,所以,水电实际受益的比例并不算小。此外,占我国约四分之一的小水电早就实行了增值税6%的优惠。因此,国家通过税收支持水电发展的态度是明确的。
2014年10月国家核准的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单位千瓦的造价已经超过2万。虽然这个数字已经是“十一五”时期平均造价的3倍多,但水电开发企业却并不担心效益问题。其原因是这个龙头水电站将会大幅度地增加下游一系列梯级电站的补偿效益。由此可见,水电的经济性并不一定会因为上网电价的限制而丧失,只要合理利用好现行的政策,我国水电继续高速发展,承担起我国的减排重任,还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