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变白菜:4亿吨煤炭库存高悬 产1吨煤亏20元
添加时间:2014-11-06 12:04:50
来源:华夏能源网
今年,全社会4亿吨的煤炭库存将达历史最高水平。
11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宋元明表示,煤炭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国家既要控制国内煤炭的生产总量,又要控制劣质煤的进口,以帮助煤炭行业脱困。
“救市”的背后是煤炭行业的大面积亏损。
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30家煤炭类上市公司国有23家煤企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占比高达76.7%。
亏损超10亿企业增加
在上市煤企惨淡的成绩单中,业绩最差的是国投新集(601918.SH),该公司亏损10.82亿元,亏损额同比放大37倍。去年同期,国投新集亏损仅为2780万元。
此外,神火股份(000933.SZ)、平庄能源(000780.SH)、冀中能源(000780.SZ)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超100%。堪称国内三大煤炭上市公司的中国神华(601088.SH)、中煤能源(601898.SH)和陕西煤业(601225.SH)也难逃厄运,尽管依然盈利,但前三季度净利均出现同比下降,分别下降13.7%、79%和71%。
就上市煤企整体而言,广发证券11月1日发布的三季报总结分析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各煤炭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平均分别回落13.6%和57.9%;利润合计和平均降幅分别为20%和58%,全行业降47%。
业绩低谷中,只有7家上市煤企利润不降反增,包括山西焦化(600740.SH)、兖州煤业(600188.SH)和盘江股份(600395.SH)。不过它们得以“翻身”,大多受益于非煤业务及贸易煤销量的增长。其中兖州煤业前三季度净利润19.55亿元,主因是贸易煤销量大幅增长,抵消了煤价下跌的负面影响。山西焦化主要系化工产品预收款增加及购买原材料等款项付款周期延长所致。
弱需求下的高库存
“黑金”变成了“白菜”。卖一吨煤还赚不到6元钱,有的企业是产一吨煤亏20多元。这是业界流传的一句话。“今年的煤炭市场价格下跌比预期来得早、来得急、跌得快、跌得深,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今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在有关文件中对全省煤炭的经济运行情况如是描述。
今年下半年,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一度为136.3点,同比下降21.8点,比2008年7月的历史最高点下降86.7点,降幅38.9%。
需求减缓带来的是煤炭产销量和进出口齐下降。中煤协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煤炭产量同比减少3690万吨,销量同比减少3139万吨,累计进口煤炭减少1590万吨。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三季度呈现的新态势表现在,库存积压情况更加严重,今年全社会的煤炭库存即将突破4亿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中煤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已经持续34个月在3亿吨以上,其中煤炭企业库存9600万吨,同比增加858万吨,煤炭库存保持高位。而在去年,库存最高时为3亿吨左右,少的时候仅有1亿吨。2011年全社会煤炭库存量为1.28亿吨,2010年则为1亿多吨,2009年仅为5000万吨左右。
短期好转和长期脱困
四年前,煤炭行业量价齐升,多家煤炭上市公司报喜。如今,需求减少,库存高企,价格下跌。煤企脱困已成全行业难题。
10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主持召开煤炭行业脱困第十八次联席会议。11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宋元明表示,煤炭市场严重供大于求,造成煤炭行业大面积亏损。国家有关部门既要控制国内煤炭的生产总量,又要控制劣质煤的进口。
对此,中煤协表示,煤炭市场已出现了一些积极现象。目前国家煤炭贸易政策调整,煤炭进口总量在高位有所回落;随着煤炭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煤炭价格逐步趋稳并有所回升。
那么,随着冬季煤炭需求旺季的到来,煤企能否扭亏为盈?
广发证券煤炭分析师认为,9月开始伴随限产政策的逐渐落实,供需面有所改善并推动煤价企稳回升。国投新集也预计四季度煤价将环比反弹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