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通过发电卖电获得收入,用户用电需要交纳电费,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欧洲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一种相反的现象,即“负电价”(negativeprice)。负电价是指当电力市场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幅提高后,电力市场供大于求,市场结算价为负值。负电价意味着发电企业每发出一度电,就要向购电者支付费用,购电者不仅不需要付电费,反而从发电企业取得收入。
在正常的电力市场条件下,发电企业实行竞价上网,供应曲线与需求曲线交叉的价格就是结算价(clearingprice),也称为市场批发电价(WholesalePrice)。电力市场竞价上网的基本规则是按照不同发电类型的边际成本进行优先顺序排序(MeritOrder),竞价时按照边际成本(marginalcost)由低到高排序。所谓边际成本,是指每多发一度电的成本(可以等同于运营成本)。
发电企业对每个小时发电量进行报价,边际成本较低的首先竞价成功,边际成本稍高的排在第二位,以此类推。当竞价成功的电量与需求量相同时,最后一个竞价成功的电源报价就是结算价,所有竞价成功的电源都按照这个价格进行结算。
这里需要对各类电源的边际成本作出说明。如上所述,电源边际成本主要就是燃料成本。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燃料成本为零,其边际成本接近零,因此是最优先竞价上网的电源。其他电源边际成本从低到高依次为核电、煤电、气电,这也是各类电源竞价上网顺序。
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竞价后,大幅拉低市场批发电价。当电力市场中没有可再生能源时,首先竞价成功的是核电、其次是煤电、气电。如图1左侧所示,核电、煤电和气电之和能够满足用电需求,小红点就是供需曲线交叉点,这个点就是此时市场结算价格。当可再生能源进入电力市场之后(如图1右侧所示),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边际成本最低(接近零),首先竞价成功,然后再安排核电、煤电就能够满足电力需求,这样就不再需要边际成本更高的电源(气电),此时电力市场供应曲线右移、结算价格下移,导致结算价格下跌。
如果可再生能源能够满足或超过用电负荷,电力市场将出现零电价或负电价。如上文所述,当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后,电力批发价格会出现下跌。一种特殊的情况是,当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本身就满足用电负荷时,批发电价就是零。而更为极端的情况是,当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用电负荷需求,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此时市场批发电价跌至零以下,这就出现了所谓负电价。出现负电价的时间大多是在阳光灿烂或大风的节假日低负荷时段,例如圣诞节之夜。
引入负电价机制是欧洲电力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长期以来,为了防止极端情况对电力市场规则的破坏,保护发电商和用户利益,欧洲几个电力市场都对批发电价进行了最高价和最低价限制,不允许出现零电价和负电价。但是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如果没有负电价,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各类电源都会出于经济利益尽量发电,从而加剧电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不允许负电价的弊端越来越显现。截至目前,在欧盟范围内,电力市场规则中允许出现负电价的国家包括加入欧洲电力交易市场(EPEX)的四个国家(法国、德国、奥地利、瑞士),以及比利时和荷兰,其他电力市场不允许批发电价跌至零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