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产业争夺战:京津冀污染企业进退两难
添加时间:2014-08-19 11:54:38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不久前,随着北京动批、大红门、百荣世贸商城等批发市场与天津西青区的签约,环北京多个县市对批发市场的这场争夺战暂时告一段落。一时间,京津冀一体化中的“硝烟”不再充满火药味。
与此同时,曹妃甸迎来京津冀一体化对接中的一场“盛宴”。北京甚至出动包括计生系统在内的多个部门组团前往曹妃甸,这些迹象表明,唐山在这场承接疏散产业的博弈中抢得先机。
但一个问题是,在承接北京输出产业的同时,曾经作为当地经济支柱的落后产能顿时陷入尴尬,是去还是留随之让当地政府处于两难境地。
清洁产业争夺战
数月之前,北京集中外迁近200家央企,而天津、河北各地却鲜有接收意向。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此前公开表示,该省将对污染企业持续拒绝态度,作为各地曾经觊觎的香饽饽此时似乎再无力结缘“婆家”。
但这一切仿佛并未影响各地对“身家清白”、洁净产业的向往。医院、学校、批发市场等产业在天津、河北各地一轮又一轮的宣传攻势下显得举棋不定,一时间,动批、大红门的去向成谜。
“在各方普遍认为动批即将落子河北时,来自上述批发市场及山西等地的3000余商户却与天津方面签约。事实是,天津在承接战略上已占得先机,河北将面临极大危机。”天津西青区某镇官员表示。
河北的反击几乎在同一时间展开,接近7月,当河北太平花绚丽绽放时,曹妃甸迎来由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带队,总计超过80人的豪华对接团队。郭金龙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重点抓好交通一体化、产业链分工合作和生态环境建设”。
同时,北京方面承诺,绝不会将落后的、污染的产能简单地向河北挪移,而是像首钢的搬迁一样,在挪移的同时实现产业升级。
动批河北籍商户老李表示,大红门、百荣世贸城仅有100家商户与天津西青区签约,作为河北人,北京组织16个区县的区委书记或区长和27家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接曹妃甸值得期待。
7月,作为国内高端人才互动型的求职网站,猎聘网将旗下“全球职业发展中心”总部由北京转移到天津滨海新区。至此,2013年之后累计132家京企落户天津开发区。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有关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这场清洁能源的承接战远未结束。
天津西青区两难样本
春播夏种秋收冬藏,或许天津、河北各地在承接输出产业上都会有所收获。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土二次产业内部,高耗能、污染企业将会给清洁产业带来诸如承接环境差等众多不利因素。
尽管天津西青区在动批等外迁环节中率先与百家商户签约,但在当地人眼里,当地小五金产业的存在极大影响了承接进程。
在西青区王稳庄镇,随处可见手拿巨额现金出入银行的个人。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工作人员透露,由于历史原因,王稳庄附近小五金企业早已形成规模,上述携款之人便是各村经营小五金商户,虽说企业盈利,但大部分属于作坊式经营,管理松散。
在王稳庄镇看到,众多小五金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有些厂区甚至没有挂牌。
当地村民表示,分布在王稳庄各村的数百家小五金企业给环保工作带来极大考验,国道沿线的津港河长时间存在偷排废水的现象。
在东兰坨村和西兰坨村看到,几乎在每家小五金厂附近都“集聚”着一汪浑浊的废水。津港河王稳庄一段水质浑浊,呈暗黄色。
当地村民指出,王稳庄水污染与小五金产业密不可分,经过多年污染,村民饮用水质愈发堪忧。
上述政府人士坦承,小五金市场已影响到当地环境,这个“小五金城”的称号不要也罢。
“但这一切还需时日。”上述政府人士表示,贸然清退小五金产业将给地方带来就业困难。
他说,西青区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50%和45%,但第三产业在当地起步晚,发展较慢,二次产业中的小五金等高污染产业会在一段时间无法替代,尽管政府在财政收入上早已不再依靠小五金产业链,但在时下,政府还要更多考虑就业问题。
“在小五金市场黄金期,西青区小五金占全国行业六成以上。即使经过大规模关停,在如今只剩500家企业的情况下,仍然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他如此感叹。
该政府人士坦陈,一方面是小五金产业表象繁荣对京津冀一体化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积重难返,小五金产业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破除既有利益藩篱
环渤海经济圈形成的五金城、化工城大多属于规模小散、低产能、高耗能产业范畴,与京津冀一体化在产业输出实现升级极为抵触,从长远来看,这也极大影响到承接清洁产业、实现结构调整的改革目标。
对于津冀各地来说,这势必要伴随一个痛苦的过程。“无论从经济贡献率抑或是感情,现实是,多数地方政府选择循序渐进,这只会为一体化进程带来诸多阻碍。”有经济学家表示。
上述西青区政府人士同样认为,彻底关停高耗能企业有一定难度,这意味着津冀两地在一体化进程中输入的高清洁产业与本地污染企业会长时间共存。
“关键是政府的决心力度,‘有舍才有得’的心态将使污染企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对一体化来说,极为有利。”河北某县环保局人士表示。
“作为北京输出产业的承接地,如能果断放弃低产、高耗、小散企业带来的蝇头小利,即使GDP增速暂时放慢,但未来前景却值得期待。”上述经济学家指出,浙江等沿海省市最近几年对高耗能污染企业频出重手整治,虽说GDP增速不足10%,但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却发展迅速。
据了解到,浙江继2013年普遍将经济目标比上一年下调后,2014年,浙江继续将GDP从8%以上调低到8%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低小散”的浙江经济印象,正往“转方式、调结构”的方向转变。第三产业发展正在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加值分别达到两位数。尽管面临资源短缺、银根缩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压力,浙江的部分资本还是逐步退出高消耗、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领域,资本的配置模式进一步向专业化、集约化、高效率转型,而这个过程令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