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占74.2%
添加时间:2014-08-13 14:28:02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近日,记者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了解到,6月份,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依然是我国多晶硅进口的绝对主导。今年6月,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9566吨,其中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量为7662吨,占总进口量的80.1%。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比5月进口总量高出10.3%。另据统计,今年1~6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多晶硅45932吨,同比增加17.4%。其中通过加工贸易进口量达34068吨,累计占我国多晶硅进口总量的74.2%。
硅业分会分析认为,导致6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大幅骤增的主要原因是,各国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规避“双反”的进口多晶硅量占比居高不下,整个上半年加工贸易的进口占比为74.2%,可见加工贸易的绝对主导地位已经使国外企业有效地规避了惩罚性关税,减少了一大部分关税成本,增加了赢利空间,进出口量从而大幅增加,因此导致6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大幅飙升。针对这一情况,业界将多晶硅进口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的呼声越发高涨。
行业呼吁尽快调整加工贸易政策
据了解,今年5月,我国多晶硅进口中,加工贸易和转口台湾地区两大规避措施占比创历史新高。5月,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6949吨,其中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为5868吨,在5月份单月总进口量中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多晶硅占比高达84.4%,创历史新高。硅业分会就曾分析并预测,这一情况如不及时加以遏制,未来通过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规避“双反”的行为将更加猖獗。果不其然,这一预测6月即成现实。
为了避免该形势进一恶化,有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希望尽快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由于国内政策自相矛盾,造成进口多晶硅即使被中国反倾销也有空可钻,特别是美国,6月份除150吨不列入‘双反’的半导体多晶硅从一般贸易渠道进口,其它1700多吨太阳能用多晶硅全部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逃脱高达50%以上的反倾销税。”据海关统计,6月我国从美国进口多晶硅1936吨,环比增长64.8%,除去不在“双反”范围内的150吨半导体用多晶硅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外,其他1786吨全部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规避“双反”征税。
就此,硅业分会分析认为,美国1786吨全部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规避“双反”征税,是致使6月份单月总进口量骤增至9566吨,环比大幅增加37.7%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一情况,业界将多晶硅进口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的呼声越发高涨。有专业人士分析由于我国下半年会出现光伏电站的抢装热潮,从而带动我国多晶硅需求量稳中有升,如果将多晶硅进口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从根源上堵住以倾销方式进入我国的多晶硅,一定程度上会拉动国内多晶硅的供给。
硅业分会建议应及时封堵加工贸易规避“双反”征税漏洞,决不可忽视。该协会预计,若将多晶硅进口列为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限制进口不超过2万吨,且这2万吨的供应缺口完全可由国内多晶硅供应商充足供应。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国持续在产的多晶硅厂商包括保利协鑫能源、特变电工、大全新能源等14余家,总产能约16万吨。
有分析人士认为,多晶硅进口量激增给国内多晶硅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多晶硅供给压力。
自德国进口总量占据高位
从统计数据看,上半年我国自韩国、美国、德国三国共进口多晶硅为38798吨,占上半年总进口量的84.5%,其中德国进口占比最高,为32.6%。硅业分会认为,德国进口占比最高主要与瓦克价格承诺协议有关,承诺价格比缴纳惩罚性关税有利可图,导致了我国从德国进口多晶硅总量占据高位。
据统计数据显示,韩国上半年累计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量为11249吨,占总进口量的81.7%。韩国加工贸易进口占比一直居高不下与裁定其2.4%的过低惩罚性关税有绝对关联,几乎全部韩国多晶硅企业出口到我国的多晶硅不论税率高低都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入,“双反”效用被极度弱化。
今年上半年,我国自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1787吨,占自美国进口总量的92.3%,上半年累计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量为8437吨,占总进口量的84.1%,即除去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15.9%是半导体用硅料,无需缴纳惩罚性关税外,其余几乎全部太阳能级多晶硅都是通过加工贸易进口到我国。
综合来看,把多晶硅进口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对德国、韩国向我国出口多晶硅几乎没有影响,但可以彻底封堵美国多晶硅对我国的倾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