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节能补贴资金连年暴增 家电企业连年亏连年骗补

添加时间:2014-08-05 11:11:02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要公平不要补贴,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呼吁。

  7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应邀发言时说,“总理,我们不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自己就可以做好!”对于她的建议,李克强称“很有启发”。

  财政补贴多年来一直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但消极影响也逐步显现。有企业从中受益,亏损可“补”为盈利,有部门从中作假,“违规”补贴现象严重。现如今,随着家电下乡、节能惠民等补贴政策如约退出,没有延续,企业家所希望的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渐清晰。

  “补贴王”多为国企

  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3日,共有19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3年报,其中获得政府补贴的公司有1350家,占比高达70%,补贴总额为716亿元。2012年共有1646家获得政府补贴,总额达到564亿元。2011年,补贴总额为470亿元,2010年,为400亿元。

  可见,政府补贴上市公司的数额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在递增,2013年创新高。

  数据中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每年获得政府补贴的“大户”以国企为主,其中“中石油”连续三年成为A股“补贴王”。

  2013年,中石油获政府补贴103亿元,2012年为94亿元,2011年为67亿元。中石油称,补助主要是政府对进口天然气(包括液化天然气)按一定比例返还的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桶油之一的“中石化”也曾在2005年至2008年连续4年蝉联A股“补贴王”,分别获得补贴94.15亿元、51.61亿元、48.63亿元和503.42亿元。

  根据统计,自2004年来,两家公司共获得国家财政补贴1258.8亿元。其中,中石油获得补贴484.38亿元,中石化获得774.45亿元。

  还有统计显示,从2013年财报看,政府补贴额最大的10家企业,有7家为国有控股企业。2012年,A股十大补贴王中,国企占8家。

  政府补贴分多种形式

  财政补贴一直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被使用,随着调控程度加深,财政补贴的规模逐渐增大,涉及的领域也逐渐扩展。

  我国早的财政补贴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是仅有絮棉补贴一项。1978年后,补贴速度增长很快,1978年到1989年十多年间,国家财政负担的价格补贴和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由136亿元增加到972亿元,增长了6倍多,平均每年递增19.6%,快于同期财政收入只增长1.5倍、年平均增长8.6%的速度。

  从补贴的主体划分,我国财政补贴分为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是对中央所属国企予以补贴,同时对一部分主要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销售价格低于购价或成本价的部分予以补贴。地方财政补贴主要对地方所属的国企予以补贴,也对一部分农副产品销售价格低于购价的部分予以补贴。

  从上市公司财报来看,政府补贴的主要形式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的非货币资产。

  总体来看,我国政府补贴目前有几个方向,高新技术、节能减排、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等,比如“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即是政府希望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能效等级1级或2级以上的十大类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汽车、节能家电、节能灯均在列。

  此外,有地方政府喜欢利用大笔资金补贴,吸引高科技企业落户,还有地方政府以补贴鼓励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称“目前各个地方政府高补贴吸引企业上新三板可以休矣。” 
      审计发现补贴问题严重

  补贴的好处显而易见。诸如调节社会供求平衡,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等。

  但补贴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诸如政府长期对一些经济活动提供补贴,会造成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削弱价格的经济调控功能,长期对企业进行补贴,则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除此之外,在补贴的实际落实中,还存在着“不可控”的灰色地带。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曾在报告中直陈要害,称由于财政专项资金种类多、项目杂,参与分配部门多,由基层逐级审核上报,信息沟通不畅,加之审核监管不到位,弄虚作假问题比较严重。

  据审计署统计,2013年,地方政府隐瞒收入823亿,违规补贴1261亿。

  审计署此前发布的2013年第25号公告显示,2011年、2012年为空调、平板电视、电脑、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产品推广的专项资金分别为26亿、37亿元。审计中发现,多家企业存在虚假申报材料、套取、骗补等行为,8家知名家电企业涉嫌骗补金额近9000万元。新京报记者 李媛

  ■ 案例

  壹

  补贴退潮 志高空调裸泳

  节能补贴政策退出后,志高空调由盈转亏

  家电业内人士常说的一句话是,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2008年到2014年,家电企业在政府补贴温室中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起伏,随着各个补贴政策相继到期,部分企业稍感不适,不适感较强的志高空调则出现过由盈转亏。

  志高控股年报显示,2011年度公司总收入95.2亿元,较上年微升2.6%,但企业盈利则从2010年的净利润4.549亿元急转直下为2011年的净亏损1.44亿元。家电专家刘步尘曾在其微博中说,“志高控股是2011年中国空调企业中唯一一个亏损企业”。

  我国针对空调企业先后推出过两轮节能补贴政策,分别是2009年6月到2011年5月和2012年6月到2013年5月,中间有一年的“断档”期。志高空调业绩的急速下滑,正好就发生补贴“断档期”。

  志高控股自己也在财报中直言,业绩下滑与所获政府补贴大幅减少有一定关系。数据显示,在志高控股2010年同比增长41%的4.549亿元净利润背后,政府提供了高达8.092亿元的补贴,到了2011年,政府补贴骤降为1.784亿元,公司的主营业务净亏损1.44亿元。

  此后虽然政策又延续了一年,但志高的业绩并未回归当年的辉煌,志高控股的股价在2010年底从6港元骤跌至1港元以下。(李媛)

  贰

  连年大补 TCL否认亏损

  称“去除补助后实为亏损”不准确

  最近,彩电企业TCL在补贴问题上,引发巨大争议。有说法称,TCL在2013年获得了总计约22亿元的补助,当年TCL集团(2.43, 0.00, 0.00%)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仅有21.09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补贴,TCL实际的盈利状况应当是亏损。

  对此,TCL方面称,上述说法既不客观也不准确。2013年,TCL集团所获得的22亿元补贴中,与企业经营性活动相关的补贴金额有8.6亿元,包括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惠民工程节能补贴、废弃家电拆解补贴等项目,均为国家行业政策性的资金返还。“按规定这部分金额已在产品售价中返还消费者或补偿企业的经营成本损失(如家电拆解补贴),只是反映在不同的会计科目,对企业利润并无实质影响”。

  也就是说,TCL为履行国家相关政策,已提前垫付8.6亿给了消费者,如今又以国家补贴的形式拿了回来,不能算作TCL的净利润。

  尽管业内人士也称,不能因TCL去年获得22亿元补助超过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就认为TCL实际亏损,二者会计科目不同,不能比较。但不能否认TCL是“补贴大户”。据南方周末统计,2012年和2013年,TCL连续两年入围十大“补贴王”,2013年TCL位居第五。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