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煤电联动谁将得利:五大发电还是煤炭企业?

添加时间:2014-07-16 11:59:25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7月9日,秦皇岛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报于513元/吨。这一指数已连续下降了6周,也创下该指数自2010年10月发布以来的最低值。
          按照2012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通知,当电煤价格波幅超过5%时,以年度为周期,将相应调整上网电价。如今,2014年煤价跌幅已近15%。随着煤炭价格“跌跌不休”,多年未能进行的煤电联动议题再次在业内引发猜想。
         记者在山东采访业时发现,重启煤电联动并非易事,煤电联动能否实施、究竟怎样实施,都值得关注。
       “看得见的手”何曾助过煤企?
       “重启煤电联动意味着,如果按期执行,电力企业可以每年调整一次上网电价,承担煤价波动的风险也相应减少。电力企业消纳煤价波动的比例由30%调整到10%,相当于电力企业承担煤价波动的责任更少,由其他主体承担的比例由70%升至90%。”兖矿集团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对记者表示。
          煤电联动政策始于2004年年底,当时电力企业联合向国家发改委反映,在电力行业改革没有完成以前,政府必须发挥 “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电煤价格进行调解,其实就是通过政府的行政干预,组织煤价合理上涨。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第一次煤电联动在2005年的5月,当时电价上调了0.0252元。而随后2005年11月虽然再次满足了联动条件,但却并未有所动作。时隔一年之后2006年,第二轮煤电价格联动终于在5月1日开始实施。按照国家发改委当时公布的煤电价格联动实施方案,全国销售电价从5月1日起平均每度提高2.52分钱,旨在解决2004年6月以来煤炭价格上涨、部分电厂经营亏损以及取消超发电价等对电价的影响,这也超出了此前业界预测的每度涨1分或者1.6分的提价幅度。
         这双“看得见的手”间接导致“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的矛盾。兖矿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2002-2012年,兖矿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山东省政府要求,坚持“先电煤后市场”原则“保电煤”,认真执行国家煤电互保政策,确保了电煤稳定供应。十年间,在山东省省内电煤合同价格与市场倒挂100-300元/吨,平均每年让价130元/吨(含税)、合计让利超过87亿元。
          风水轮流转,但当煤炭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时,这双“看得见的手”却看不见了。今年以来,山东省省内电煤合同兑现率总体偏低,同比下降超过10%。特别是5、6月份华电某电厂加大外省电煤调入和使用量,控制兖矿电煤合同兑现,日均卸车减少近2列,兑现率下降至70%左右。由于市场、价格等原因,今年部分电厂结算省内电煤的积极性一直不高,且煤款拖欠数额不断增大。以5月份为例,华电某电厂去除兖矿给其的1亿元授信滚动结算额度外,仍拖欠煤款约2.5亿元。
        上述兖矿高管透露,山能和兖矿两大山东省省属煤炭企业正在与五大电力公司洽谈2014年下半年电煤合同价格,某电力企业曾向山能集团提出下调50元/吨要求,被严词拒绝,但这家电企表示“电力企业将会继续采取联合行动,以限量采购、减持库存、拖延接卸和拖欠煤款等方式逼迫煤企就范。”
      “当年煤炭资源紧张、煤价快速上涨时期,国家及各省政府为保电煤供应、电力企业经济运行而实施的‘煤电互保’政策的意义何在?”他说,“在目前煤炭行业身陷囹圄,困难重重,亟需电力行业伸手‘回报’或救济一下的关键时期,他们却全然不顾感情、区域差别,这对煤炭企业公平吗?” 
        若启动,煤企将“哀鸿遍野”
         有市场传言称,国家发改委近期已着手调研煤电联动重启的相关事宜。分析人士预测,上网电价将因此下调0.002元/千瓦时。
         据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哲分析,2013年火电发电量4.1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如果按传言的上网电价下调0.002元/千瓦时降幅计算,将影响火电企业利润逾80亿元,而煤价走低让以火电为主的发电集团利润大翻身。现在大多数煤炭企业都在勉强硬扛,如果此时再实施煤电联动,电力企业必然会把上网电价下调的压力向上游煤炭企业传导,必将导致煤炭价格的进一步下滑。
       “如果现在再启动煤电联动,下调上网电价,怨声载道的不只是五大电力集团,煤炭企业更将是哀鸿遍野。”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表示。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山东省煤炭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5.7亿元,实现利润1.9亿元,同比下降92.39%。煤炭企业亏损面由2013年末的40%上升到目前的67%。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来,兖矿采取多种力所能及的措施挖潜增效,不仅弥补了上半年10多亿元的亏损,还实现了盈利。今年上半年,兖矿实现纯利润1.2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