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
加为收藏
]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热点新闻
山西临汾长期供应:广艺系列胶...
江西南昌长期供应:广艺系列胶、...
长期供应:广艺系列胶、神...
供应:定向钻 非开挖 专用膨润...
供应:古玩收藏品 玉器 佛用品...
供应:物联传感智能家居设计
协鑫集团为您提供最专业、贴心的...
长期供应:需求740三轴加工中...
长期供应:风电3M42重型钻铣...
供应:太阳能硅片报价
供应:太阳能电池片报价
供应:光伏组件报价
供应:光伏组件报价
供应:多晶硅片报价
供应:各种价位带状光纤热缩管
下载中心
山西临汾长期供应:广艺系列胶...
江西南昌长期供应:广艺系列胶、...
长期供应:广艺系列胶、神...
供应:定向钻 非开挖 专用膨润...
供应:古玩收藏品 玉器 佛用品...
供应:物联传感智能家居设计
协鑫集团为您提供最专业、贴心的...
长期供应:需求740三轴加工中...
长期供应:风电3M42重型钻铣...
供应:太阳能硅片报价
供应:太阳能电池片报价
供应:光伏组件报价
供应:光伏组件报价
供应:多晶硅片报价
供应:各种价位带状光纤热缩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中德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及合作情况
添加时间:
2014-07-10 11:43:05
来源:
商务部网站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会见了德国经济和能源部国务秘书斯特凡·卡普费雷尔及其率领的经济代表团。双方就双边经济关系、公平的竞争环境、创新伙伴关系、汽车工业、信息及通信技术以及中德标准化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杨学山表示,中德两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两国工业合作不断加强,为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希望两部在联合声明的框架下,加强中国制造2025规划和德国工业4.0计划的沟通交流,从制定标准入手,深化双方在智能制造、电动汽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中德在工业、通信业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合作。
一、德国节能环保行业发展
为使经济发展维系在一个更加高效、清洁的能源系统上,为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德国在节能环保领域取得的多项技术的领先。德国在节能环保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政策面面俱到,措施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环节:从节能、提高能效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从环保汽车到节能建筑,从工艺流程到生活细节,样样都离不开节能环保。
1、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德国不仅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确保能源安全、能源多元化供应和替代能源的重要战略选择,而且也视之为减少碳排放和节约化石类燃料引起的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联邦政府的财政部、环保部及其下属的经济出口促进局、再生材料局、农业部、外交部及各联邦州有关部门,还有受政府和企业资助的民间机构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形成了节能环保网络系统,他们从法律法规建设、新技术开发应用、财税支持等各方面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持和保障。2008年,德国可再生能源生产总量在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占比9.5%;其中,来源于水电、风电、生物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比率分别占0.9%、1.6%、6.6%、0.4%。这一占比是1998年的3倍多,已相当于2020年目标的一半多。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最终热能、最终燃料消费中占比情况类似,都是2008年比率相比1998年有大幅提升。
可再生能源成为德国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因素,该行业2008年所获得的营业额约290亿欧元,从业人数达28万,预计未来几年内还会大幅增长。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占总电耗比例上升至15.1%,占末端能耗比例达9.5%,在电、热和燃料领域减排二氧化碳1.1亿吨。根据德国宇航中心(DLR)研究报告,至203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占发电量的比例可达45%,至2050年将上升至77%;至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初级能源比例约50%;通过提高能效,至2050年可减少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1990年为基础)。德国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利发电等开发利用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德国通过立法、政策推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规模经营等方式,推动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得以成功构建现代化循环经济体系,有效地保护了各类资源、气候、土地、水源和民众健康。目前,在德国循环经济领域从业人数达到25万,总产值达500亿欧元以上。循环经济为德国经济所作的贡献表现在,德国是全球再生资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由此节约了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德国的居民生活垃圾和企业生产垃圾的利用率分别达到57%和58%,有些垃圾的回收率甚至更高,如建筑垃圾为86%,包装垃圾约80%,旧电池为82%,旧纸张约80%,废铁回收为93%,年再生铝占铝总产量的53%。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由于生产流程的减少,使生产过程的能耗和污染排放大大降低,达到节能和环保双赢的目的。
2、 建筑行业节能减排
德国对建筑行业的节能非常重视。
一是通过立法提高标准。德国对新建建筑制定了严格的使用能源最高限额(消耗一次性能源每平方米为70KWH/a),外墙散热每平方米不得超过0.35W),对保温材料和保温层厚度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在德国,建筑开发商在出售房屋时必须出具一份“能耗证明”,告诉消费者该住宅的年能耗量,包括供暖、通风和热水供应等。
二是通过技术开发与创新实现节能减排。通过材料革新、采用高效通风设备和照明节能等措施,使其在使用寿命期限内的采暖能耗降至15KWH/m2a。
三是通过资金补助和低息贷款促进现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德国政府拿出巨额资金用于补贴老式建筑物改造,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以能耗降低的多寡提供不同量的低息贷款,以期实现家庭二氧化碳零排放目标。
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政府分别于08年11月5日和09年1月13日出台了两个经济振兴方案,规模分别为300亿和500亿欧元。其中在复兴银行项下,增加资金30亿欧元,加大对相对落后的地区的基建投资;为提高能效,减少废气排放,投资约30亿欧元进行建筑节能改造。该项将于2009-2011年间实施。
3、汽车节能和环保
德国是个汽车制造和使用大国,豪华型大批量汽车使用量颇大。为鼓励民众使用小排量环保汽车,德国出台了不少鼓励节约燃油政策。德国车辆燃油价格包含三种税:油税、增值税和环保税,其中环保税为2000年新增税种,而后逐步提高。车辆购置税视排气量大小定税,排气量越大缴税越多,藉此鼓励民众使用小批量汽车。
世界知名品牌汽车奔驰、宝马、大众、保时捷等都是德国制造。德国政府和各大汽车生产商都对开放节能环保汽车极为重视,不惜斥巨资用于混合动力、电动车研发,其技术位居世界先进水平。德国政府去年批准了由德经济部、交通部和环境部联合制定的“电动汽车国家发展计划”,目标是至2020年使德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00万辆。该计划确定了今后10年将采取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措施,重点促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以生产节能、安全和可靠的电动汽车。联邦政府将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大对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包括建立电动汽车专用车道、停车位等,以鼓励民众购买电动汽车。德政府还将适时研究是否对第一批电动汽车消费者提供购车补贴。德政府已在第二套经济刺激计划中拨款5亿欧元,用于促进电动汽车的研发及其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德国前经济部长古滕贝格表示,德汽车生产商计划于2011年向市场推出第一批电动汽车。从2011年或2012年起,德政府可能会对首批销售的1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资金支持。
今年年初德国环境部决定将投入900万欧元支持戴姆勒公司电动运输车辆研发及测试项目。根据项目计划,从明年起将有50辆电动运输车在柏林日常交通环境下进行测试,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德国定于今年5月3日召开汽车、能源和电子工业峰会,共同制定替代发动机研发战略。在总理府召开的预备会上,德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维斯曼向政府建议,给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提供每辆5000欧元的国家补贴,以鼓励居民购买低排放的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
此外,德国部分城市(如柏林、汉诺威和科隆)从2008年1月1日开始设立环保区域,这些区域限制高排放量汽车驶入,从而减少空气中废气污染。
为应对金融经济危机,鼓励汽车消费,德在今年初出台的第二轮经济刺激方案中制定了以旧换新购车奖励政策,斥资50亿欧元对报废9年以上旧车(车主至少拥有该车1年以上)并购买符合欧4排放标准的新车提供一次性2500欧元的补贴,所涉车辆达200万辆。由于鼓励购买环保车型,去年第一季度德国新注册轿车的平均排放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1克 /公里,为156克/公里,显示该政策的实施效果与政府的减排目标一致。
德国政府在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倾注巨大热情,不仅是由于德国是一个化石类能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更是由于德国政府、企业看到了环保产业所具备的巨大经济潜力,包括扩大出口和创造就业机会等,德国从战略高度来培育环保产业。
[1]
[2]
[3]
下一页>>
法律声明
|
广告合作
|
在线客服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1 az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能源产业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81501号
研发:
南京辰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电话:025-66924735 66923753 手机:13951952192 邮箱:ichinaenergy@163.com QQ:544322411 QQ:72957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