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2050可再生能源图景:可再生能源占比80%之争

添加时间:2014-07-08 10:28:28 来源:OFweek节能环保网

        洛文斯(中文名:卢安武)《重塑能源》一书刚在中国面世即引起了国内能源界的极大兴趣甚至争论。

  在书中,卢安武描述了一幅诱人的美国2050年能源图景:到那时,美国将不再使用石油、煤炭、核能,并大大减少天然气用量。而经济总量则达到目前的2.6倍,节约5万亿美元,并由此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最为重要的是,美国达到上述能源、经济目标完全依靠市场经济,而不需要政府的特殊照顾,其分析也并非基于碳定价或任何其他外因。

  引起中国能源界兴趣及争论的原因不止其惊人结论,还与卢安武和推荐此书者的身份有关。

  卢安武是一名物理学家、能源问题专家,在过去40年中,曾担任过50多个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顾问,如今,他是美国落基山研究所联合创始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美国前国务卿和前财政部部长乔治·舒尔茨、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詹姆士·伍尔西以及中国能源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均为《重塑能源》写了推荐语。

  卢安武的结论及技术路径代表了典型的美国式思维:颠覆、取代、新技术对传统技术的消灭而不是共存。

  但让中国全盘接受哪怕跟上美国式思维并不现实。确实,中国更习惯于使用“渐进”、“温和”、“软”、“微”之类的用语。

  在6月23日刊发卢安武新书内容的报道后,中国能源界迅疾做出反应。多位资深专家就中国2050年能源图景发表各自看法,主要争论集中于美国情景是否可复制到中国以及2050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的占比。

  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专门研究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会议使用了“能源革命”一词。国家能源局电网“十二五”规划专家组副组长姜绍俊认为,在此形势下,确定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任务尤为重要。

  可再生能源占比80%之争

  姜绍俊是就《重塑能源》一书第一个做出书面回应的电力专家,他曾任职原国家电力公司战略规划部主任,现为电力发展促进会专职顾问。

  姜绍俊把可再生能源占比看作是回答中国电力向何处去的问题,在《2050年中国电力能全部依赖可再生能源?》一文中,姜绍俊援引中国工程院于2011年2月发布的《2050年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的结论:至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中国能源的支柱之一,煤炭比重会降至40%-35%,核电、水电、非水可再生能源将占到一半以上。

  “可再生能源占100%甚至80%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姜绍俊认为。

  与姜绍俊立场类似的能源学者还包括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据称,林参与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

  林伯强认为,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过80%基本不可行。他称,中国化石燃料发电设施退出及使用可再生能源,将会付出过大的成本。

  姜绍俊和林伯强提到的“80%”这一数字,主要针对两份国际研究报告。2014年2月19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报告,认为如果中国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采取适当政策,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支撑中国80%的发电量,实际这一目标将使中国因为发电而产生的碳排放量将比目前减少90%;另一份报告是2014年5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称,到2050年全球80%的电力供应来自中低碳能源。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的结论是,2050年可再生能源加上核电可占总发电比例的85%,届时,能源消耗中煤炭要控制在10亿吨左右。而中国2013年煤炭消耗是37亿吨标准煤。

  在王仲颖看来,清洁能源占2/3的比例过低,除非火电效率大幅提高,并全部回收污染物。 
       中国的复制性

  由于卢安武的研究建立在不需政府特殊政策,以及并非基于碳定价或任何其他外因,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秦海岩表示:“这意味着美国的情景基本可用于其他国家和中国。”

  卢安武描述,“一个集中式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混合体,配合高级通信与控制系统,能够确保需求侧与供给侧资源近乎实时平衡,同时利用可孤岛运行的微电网确保系统弹性。”

  而姜绍俊认为,这需要审视中国的现实情况。

  文章称,我国的用能结构、供能结构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资源赋存特征。中国经济结构第二产业比例较高,同西方发达国家成鲜明对照。而第二产业又是用能强度较高的产业。虽然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会使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阶段。而我国的供能结构,由于石油对外依存度继续走高,煤炭仍将起决定性作用。

  “况且,美国情景的前提是终端能源效率需达到现有的3倍,终端电能效率达到4倍,可持续能源供给达到5倍。中国则很难在短期达成。”姜绍俊认为。

  同样是审视中国现实,但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看来,煤炭利用比例过大也面临着挑战。

  据戴彦德测算,如果2050年中国人均能耗是目前OECD国家的水平,每年将消耗90亿吨标准煤的能源,即使届时达到德国的能耗水平也要80亿吨。

  “这在资源和环境上是无法接受的。”戴彦德说。

  王仲颖进一步指出,即使中国在2050年的能耗随技术进步降至65亿吨标准煤水平,即使煤炭使用量仅有1/3,环境也是无法承担的。

  实际上,上述中国能源专家观点均是建立在能源系统尚未发生质变飞跃的基础上,秦海岩认为,或许应该将所有的发电、耗能设施融合起来,而不是孤立分析。他说:“电动汽车可以平衡电力并作为储能设施的案例告诉我们,需要将所有的创新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