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利润催生虚假油耗 市场还需监管重拳出击
添加时间:2014-03-22 10:14:06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尽管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内容被很多人认为“淡得像碗白粥”,但其在汽车圈儿还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由于揭露了吉林某家汽车检测机构炮制虚假油耗欺骗消费者的情况,这让汽车油耗检测市场的乱象再度暴露。
对于这一情况,不少舆论开始将矛头指向整车企业,但也有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在相关部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那些披着“官方色彩”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滥用政府部门给予的权力,才是导致虚假油耗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在油耗数据造假已成行业“通病”的情况下,相关政府部门除了要加大对车企违规、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外,对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法律和法规上的监管也不能缺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诚信油耗”还给消费者。
巨大寻租空间
在央视曝光虚假油耗的新闻中,最为关键的信息就是油耗检测机构与整车企业之间的猫腻。央视的报道引用一检测机构员工的话表示:“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是我们报上去的,以我们实验室提供的为准。报多少就是多少,它(工信部)不(再重复)测试。”
根据工信部颁布的《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汽车实际油耗可能会和油耗标签上的数据有所差距,但这一规定并未对“有所差距”做具体量化。从这一点上也不难发现,这给了不少第三方检测机构和整车企业互相捆绑的机会。
有行业分析人士对此认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即使出具有问题的检测结果仍然会被工信部采用,这也表明众多汽车检测机构在滥用政府部门给予的权力,而监管部门对于这些检测机构提供的数据并不加以核实,因此也被外界认为是相关监管部门的制度及监管缺失。
事实上,为了严格规范汽车行业的油耗检测标准,从2009年开始,工信部就出台了若干文件,要求整车企业的油耗必须通过国家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确认,然而,这一政策却给了部分利益关联者“寻租空间”。
根据工信部网站显示,其指定的能够进行车辆油耗检测的机构全国共有14家,交通部网站公布的运输车辆油耗检测机构共有16家,但这样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接指定的业务范围远不止“油耗检测”一项,其中多家检测机构都同时向整车企业提供其他检测内容。
以长春汽车检测中心为例,其除了是工信部指定能够进行车辆油耗检测的机构外,还被发改委指定为“汽车新产品申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检测机构”、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为“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机构”等。而该检测中心还具有汽车整车、底盘、发动机、车身附件、汽车用非金属材料、轮胎等70余种部件的检测能力,以及非接触速度计等10种汽车专用仪器的校准能力。可以说,该检测中心大量地参与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汽车认证和检验政策、实施方案的制定及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所具有的“权力”之大也可想而知。
“一辆乘用车做尾气排放试验的费用大约为100万元左右,油耗检测费用也在100万元左右,而一辆新车则包括安全碰撞检测、油耗检测、尾气排放检测等诸多测试。这就意味着整车企业一年内要上市几款新车,加起来的送检成本至少有几千万元,而规模较大的车企每年可能需要上亿元新车检测费用。”国内一家中等规模的乘用车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费用大多价格不菲。
“正是由于这样,第三方检测机构与整车企业之间长期存在经济利益,而检测机构甚至可以说是在靠车企养活,因此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寻租机会也自然在不断增加。”上述行业分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