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郑特高压架起“电力丝绸之路”
添加时间:2014-03-19 10:17:44
来源:国际电力网
越沙漠、穿戈壁、临高山、贯长河……一条长达2200公里的电力“大动脉”,从新疆天山东麓直贯河南黄河南岸。3月17日记者获悉,从1月27日至今,1个多月的时间,这条“大动脉”已为河南送来13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这就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这条连接河南与新疆的“电力丝绸之路”,将为中原崛起源源不断地输送强大的电能。
每年可向豫输电400亿千瓦时
一亿中原人民正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不负国家重托,实现亿万中原人民的小康梦,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保障,但摆在我们面前的形势是严峻的,能源以煤为主的河南,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80%以上。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进一步解释说,河南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2.4%,但产量近30年保持全国前列,过度开采导致了煤炭开采难度加大、成本提高、产能后劲不足。“目前,河南除煤炭资源紧张外,水资源也基本开发殆尽,核电建设短期很难突破,可再生能源较长时期内只能作为补充能源。在这种情况下,亟待外部能源输入来缓解压力。”
“现在好了,哈郑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投运,可较大程度缓解我省电能紧张和比重失衡局面!”工程投运当天,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凌绍雄欣喜地说,“工程每年可向我省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相当于我省去年用电量的15%.”
凌绍雄说,这条电力“高速公路”属于“直流”,也就是说投运后新疆电能直达河南,中间无截留,可谓“河南专供”。
可大大释放中原环保压力
“在受到来自资源、环境保护等多重约束的情况下,河南更加需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转型。” 提起哈郑特高压工程的投运,河南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博士白宏坤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这一工程的投运,给河南电能替代、环保改善带来了很大空间。”
去年7月以来,我省将电能替代纳入《河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河南“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到2020年将累计替代电量700亿千瓦时。
根据规划,哈郑特高压工程投运后,每年将新疆丰富的风电、光电、火电打捆输送给河南400亿千瓦时电量,相当于从空中每年向河南输送2210万吨煤炭。
“不仅仅是提高了河南能源保障能力,还有影响更为深远的环保效应。”白宏坤说,工程的投运可以使河南减排二氧化碳3358万吨、二氧化硫31.7万吨、氮氧化物26.7万吨。
开启河南资源调配的新时代
河南电网是华中、华北、西北联网的枢纽,在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格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强化枢纽地位需要坚强电网支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能源保障能力建设,2011年年底投运的1000千伏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工程,让我省电网一跃进入“特高压”时代。
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对此曾予以高度评价:工程强化了河南电网作为南北电力交换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地位,使得山西、河南、湖北的煤电和三峡的水电都汇入大电网,大幅提升了这些地区的电力交换、水火互济、节能输电等能力。
“哈郑特高压工程的建成和投运,则进一步奠定河南电网作为全国重要枢纽电网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哈郑特高压工程与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一体化’,标志着河南进入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时代。”白宏坤说。
根据省电力公司规划,到“十二五”末,河南特高压电网将形成“两纵两横”的环网结构,成为全国特高压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河南电网供电能力将达6000万千瓦,跨区电力交换能力将达2000万千瓦,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将有更加坚强的电网支撑,更为可靠的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