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减煤大战:煤消耗减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须增150%

添加时间:2014-03-19 10:53:17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谁都知道减煤的正确性,但另一个正确的数字是:煤炭消耗量想要减少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清洁能源产量必须增长150%。

  尽管中央及地方纷纷许下宏伟目标,绿色愿景与黑色燃料之间的距离似乎依然难以跨越:在没有找到理想的替代品和在支撑体系不完善的现状下,减煤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场更加严峻的“减煤”大战又将拉开序幕。

  规避总量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关于如何向雾霾“宣战”时表示,今年我们主动加压,加大降耗力度,也就是确定能源消耗强度要下降3.9%,而去年实际完成是下降3.7%,这意味着要减少2.2亿吨煤炭消耗。

  事实上,自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计划》)以来,各地已经频频发布“禁煤令”。

  “1978年的时候,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才5亿吨,那时候天气有多好?”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达到36.1亿吨,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约为70%。

  “总量摆在那里,不减煤,一切治霾办法都不生效。”林伯强认为。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计划》,提出十条措施,力争在五年内,改善全国空气质量,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计划》明确规定,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到65%以下,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则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

  《计划》对京津冀及周边六省(区、市)提出了细化的要求。比如在实施细则中提出:北京煤炭削减1300万吨,天津煤炭净削减1000万吨,河北削减4000万吨,山东削减2000万吨。

  随之,全国多省市也频出“禁煤令”。比如南京市2013年出台了控煤减排时间表路线图,提出今后三年内共计压减煤耗1724万吨,到2015年,全市煤炭消耗总量控制在3240万吨以内。

  2014年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国家发改委再次提出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考核。

  减煤最终还是要分解到各地方,但在梳理时发现,尽管2014年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大气污染治理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但仅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明确了年内减少220万吨标准煤消耗量。

  一位北方工业大省发改委的处长说:“省政府工作报告应该是对去年全年的一个总结,以及对今年的展望,这应该是权威性的,它并没有提到能源总量的概念,而且据我了解国家现在说这种能源总量控制,还没有进入实质阶段,或者说没有强制性。”

  林伯强则认为,这是有意的规避,之所以不提,恰恰是因为“不敢说,没有底气”。

  “省里有口径”

  “如果谈到生态建设,能源消耗总量就往低说;如果谈到经济的发展,就希望能源消耗的总量多,他想通过能源消耗多来证明经济发展是快速的。统计部门有些数据前后不一,对不上,就是这个道理。”上述省发改委官员表示。

  经梳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数据发现,目前在衡量节能减排、生态治理方面的标准主要是“单位GDP能耗”,对于这一数值大多数地区能够做到公开;而对于绝对数值“能源消费总量”或者更加直观的“煤炭消费总量”,鲜有几个省市能够公开查到,即便是公开的几个省市,数据也并不完整,单位难以统一。 
        “单位GDP能耗,很抽象,这边给你说个数,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吗?而且那个东西是相对数,煤炭总量还是下不去。而煤炭消费总量是绝对数,每年生产多少煤炭、进口多少煤炭我们都是知道的。我们不愿意用绝对数,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困难,不能瞎说。”林伯强说。

  另一方面,对于煤炭消耗总量,或者说减煤数据如何统计,国家层面每年生产多少煤、进口了多少煤、使用了多少煤,相对好算一些。但作为地方,越往下就越难,支撑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要做到真正精确计算是很难的。

  “比方说去年国家来考核,我的业务是通过能源消耗来测算出温室气体的排放,就是通过省统计局给我提供的各项指标的数据,比如全年煤消耗多少、石油消耗多少、气消耗多少,以及电力的调出和调入,主要是通过这几项指标。但是,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一方面不是即时而是滞后的。比如说去年的数据要到今年6月底才能够出来,且还不一定对外公布;另一方面,现在这种测算要求各市也算,各市就算不出来了,以目前的统计体系算不出来。换句话说,省统计局的数字也不是从下级的市汇集上来的,而是省里面有一个口径。”上述省发改委官员表示。

  正因为如此,在处理雾霾问题上,他认为“地方跟国家还是动心眼儿了的”。

  GDP离不开能源消耗是客观的,加上现有体系也不完善,算也算不准确,所以才有调整的余地,“水分非常大”。上述官员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