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任务虽重 节能减排还需“细水长流”
添加时间:2014-03-19 11:29:15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19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了方便和舒适的生活,例如汽车和飞机带来交通上的方便,电视机和收音机带来缤纷的娱乐,空调和冰箱带来更舒适的生活。然而,各种机器的运行都需要消耗能源。当国家走向城市化和工业化,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大量的汽车、复杂的城市建设以及灯光、空调的过度使用,都对能源带来极大的需求。
请大家一起做这样一道题:
我国曾经执行过“夏时制”,目的是通过改变作息时间节约能源。
1.每个家庭每天晚上提早一个小时休息,我国一年可减少多少电能的消耗?
2.如果是烧煤发电,一年可少消耗多少吨煤?(我国人口按13亿计算,假设每个家庭平均人口为5个人,晚上每个家庭平均用于照明的电功率为100W,煤燃烧值为3×107J/kg,发电效率为20%)
【解】
1.我国拥有家庭个数
每天可节约电能:
E=Pt=2.6×108×100×10-3×1kW·h=2.6×107kW·h
一年有365天总共可节约电能:
365×2.6×107kW·h=9.49×109kW·h≈3.4×1016J
2.这些电所需煤的质量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也是一个能源缺乏的国家,节能对我国的意义特别重大。如何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是全球各地正谋求解决的急切问题。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皆高速发展、生活质量急速上升中的我国,对能源需求只会有增无减。或者今天应大家该也从个人角度,从一个家庭,从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出发保持环保、减少浪费,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即便完成,也是极其困难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的任务会更重。所以,“十二五”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各级政府都应该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使这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否则,到“十二五”期末考核前,即便再来一次暴风骤雨式的限产、限电,恐怕也难以实现“十二五”的目标了,所以节能减排工作需要建立“细水长流”的长效机制。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这样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在这里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在于,完成阶段性目标,着眼于长远,兑现我国政府做出的节能减排承诺。
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很多专家表示,行政手段的作用不可忽视,市场手段更应该鼓励;制度太软不行,问责无力也不行。作为节能减排的主体——企业,应重视节能减排,不仅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应该承担的义务。但有时候,这种义务光靠政府行政命令不行,还必须依靠合适的激励机制,如通过环保、土地、金融与财税等多方面的政策手段,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建立排放交易等制度,以最大限度降低节能减排的经济和环境成本。在这里,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助推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的结合。
节能减排是全民性的事业,而不只是政府与企业的事情。我国的能源消费是个大问题,包括未来国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将关乎节能减排的成败。因此,只有政府、全社会民众(包括民间机构)以及企业的节能减排系统完整地建立起来,在这里,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此外,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耗能企业的用电曾经享有一定幅度的价格优惠。虽然目前大部分省市的企业取消“优惠电价“。但为防止出现“反弹”,有专家建议,国家可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跟踪督察,并着手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在这里,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由此可见,我国要想从根本上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需尽快建立一个长效的考核机制,而不是短期的突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工作对于我国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实现发展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大力支持企业围绕节能减排加快技术改造,积极完善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只有通过这样优胜劣汰的市场引导,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才会取得根本上的成功,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