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两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
而这样的“宣战”已是刻不容缓,特别对于雾霾重灾区京津冀地区而言更将是一场联合的战役。
日前,由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北京绿色金融协会联合主办了“2014年两会代表论金融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座谈会”,主要探讨京津冀联手对抗雾霾以及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治理问题。
在当日会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副主任何建坤、委员刘燕华,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辜胜阻,全国政协委员许善达、贾康等认为治理污染要更多地通过市场机制与金融手段,应该探索建立京津冀统一的碳市场。
“治霾成为了两会的焦点。雾霾问题是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其实更是民生和经济问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辜胜阻尤其强调了京津冀最大的污染源是燃煤。
此次两会,辜胜阻领衔的一份提案认为,河北省的空气治理对京津冀地区影响明显。2011年,河北煤炭消费占京津冀地区全年燃煤总量的80%。燃煤排放是大气中砷的主要来源之一。北京PM2.5中日均砷浓度中位数为23.08纳克/m3,是砷的国标限值的3.85倍,因此建议协调神华集团统一供应河北农村优质煤炭,改变河北的能源结构。
而此次研讨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治理污染不能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更多要通过市场机制、金融手段来推动低碳化的发展,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扩大是一个焦点。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何建坤副主任介绍了国外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并对治理京津冀雾霾问题提出了建议。他表示,碳交易市场对于治理雾霾等污染问题作用非常大,应该探索建立京津冀统一的碳市场。
京津冀联手治霾
“我国东部土地面积大约占全球土地面积的1/30,但这块土地每年燃烧了全世界约40%的煤炭”,“石油的燃烧密度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6倍以上”,杜祥琬列举了一系列的数据解释了中国东部雾霾成大片的原因。
在杜祥琬眼中这就是一系列的简单“算术题”,而若把京津冀单独列出来,它的燃烧密度或者排放密度都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
因此,京津冀雾霾成为常态事件便不太难理解。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京津冀13个城市中,11个排在污染最重的前20位,其中7个排在前10位。显然,治理京津冀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政府的工作重点。
2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的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会议上也专门提及了加强环境的区域合作。
然而,京津冀一体化曾经被视为失败的区域经济样本;首都经济圈规划,也一直被认为是最难编制的区域规划。
不过,治理雾霾或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
目前,北京等六省区市环保部门提出,建立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区域重污染预警会商与应急响应机制,开展区域联合执法,建立协作小组共享信息平台,力争2014年全区域供应符合国五标准油品。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教授曾表示,雾霾问题不是一般性的解决,是京津冀合作“破冰”很好的一个突破口,并且非常之迫切。可通过解决雾霾问题来构建合作基础。
另外,至于应对方式,在此次研讨会上利用市场机制解决京津冀环境问题成为了讨论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