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俄罗斯的天然气大棒和胡萝卜

添加时间:2014-03-03 11:13:16 来源:国际燃气网

  “天然气是俄罗斯的外交武器”——只要关注近些年的国际新闻,这个概念人们恐怕不会陌生。2011年以前,俄罗斯出口欧洲的管道天然气80%要经过乌克兰,而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就天然气价格和欠款的多次纠纷,也往往导致整个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断。在当前的乌克兰乱局中,天然气是否还能成为俄罗斯的武器,迫使乌克兰作出妥协,来达到其外交目的呢?

  了解俄乌之间的天然气纠纷的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乌克兰的乱局。

  俄乌之间的天然气纠纷与石油价格的变化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从1998年的15美元/桶,到2006年已经到了60美元/桶,俄罗斯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价格由于和油价挂钩也是水涨船高,2005年均价达到189美元/千立方米,而由于俄罗斯向乌克兰出口天然气依然享受苏联时期的折扣价格,只有50美元/千立方米。负责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的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下称“俄气”)游说俄罗斯政府,希望今后向乌克兰出口的价格也要向欧洲价格看齐。当然,价格差异并不是导致纷争的唯一原因。2004年,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倾向欧盟的尤先科和季莫申科上台,也使得普京不介意在天然气问题上教训一下乌克兰。

  不得不提的是在2005年,乌克兰的政治局势出现新的变化。“橙色革命”后上台的政治盟友总统尤先科和总理季莫申科之间出现裂痕,季莫申科于2005年9月下台,接替她的总理职务的是则是她的政治老对手亚努科维奇。

  在2005年12月31日,俄乌双方展开谈判,俄气的要价从50美元/千立方米提高到230美元/千立方米,乌克兰拒绝这个价格。在2006年1月1日~3日,俄罗斯停止了向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但管道内供应欧盟的天然气量依然充足运输。不过乌克兰截留了俄罗斯向欧盟供应的部分天然气供自己使用,这导致了俄罗斯向中欧一些国家天然气供应量的减少。最终在欧盟的撮合下,俄乌双方在1月4日重开谈判,结果是乌克兰管道气进口价格适度提高到了95美元/千立方米,而乌克兰天然气公司(Naftogaz)负责进口天然气,但在乌克兰境内的销售却由Rosukr-energo公司负责(一家注册在瑞士的离岸公司)。该公司由俄气占股50%,实际上由乌克兰富商菲尔塔什(Dmytro Firtash)控制,他的背后则代表着时任总理亚努科维奇。

  之后两年,随着石油价格继续不断高涨,输欧管道气价格也随之飙升,2007年达到254美元/千立方米,2008年的均价更是达到了368美元/千立方米。在这个时期内,乌克兰城头再次变换大王旗,2007年11月,亚努科维奇被迫辞去总理职务,12月季莫申科重新当选总理。而她当选总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试图剥夺Rosukr-energo公司在乌克兰境内的天然气销售权。

  不过,天然气价格和债务问题依然横亘在俄乌之间,2008年间俄乌双方就乌偿还天然气债务问题的谈判陷入僵局后,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先后两次减少对乌供气量,削减总幅度达50%。经过多轮谈判,乌俄就解决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了2008年的供气合同,价格定为179.5美元/千立方米。

  然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乌克兰的对外支付能力,致使俄乌双方一直没能就新一年度的天然气供应达成协议。在2008年12月,随着石油价格从7月份的143美元/桶跌到40美元/桶,俄乌天然气争端进一步激化。对于俄罗斯而言,为了阻止金融危机后的衰退蔓延,其已经花费了5971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俄气也清楚其2009年的天然气销售收入和销售量必将大幅滑坡。在俄罗斯政府层面,催促乌克兰偿还债务并提高售价就变得急迫起来。

  2009年1月1日,俄罗斯选择停止供应乌克兰天然气,但依然正常输送欧盟的天然气。乌克兰尽管将这些天然气输送到了欧洲,但是却截留了管道系统的燃料气(为了维持管道压力而使用的天然气)。管道压力出现波动,欧洲天然气供应依旧出现问题。俄罗斯指责乌克兰这种行为属于偷窃,并停供了相应数量的天然气。到1月7日,俄罗斯完全停止了管道内的天然气供应,同时,来自欧盟的抗议声音也越来越大。直到1月19日,双方在欧盟的敦促下才由时任总理的普京和季莫申科展开谈判。最终俄气和Naftogaz签订了一项为期10年的天然气合同,合同规定今后的价格不再是协议价格,而是按照市场价格计价(石油指数价格)。这项协议规定也完全摒除了中间商在乌克兰天然气进口中的作用。

  事实上,当时俄罗斯认为季莫申科更有可能在来年的乌克兰大选中当选总统,而季莫申科当选总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只要Naftogaz还在季莫申科管辖下,普京也并不介意将利益输送给季莫申科。

  但该合同严格来讲对乌克兰并不利。不仅价格基础参照的是高昂的欧洲价格——协议中乌克兰进口价格比欧洲价格便宜20%,但也达到360美元/千立方米,而且合同还包括了照付不议条款,也包括了乌克兰的赔偿义务。

  不出意外,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和反对党领袖亚努科维奇,乃至原来俄乌天然气贸易的中间商寡头们都联手发难季莫申科,指责她出卖国家利益。2010年2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季莫申科败给亚努科维奇。2010年,乌克兰检察院开始调查季莫申科,而让季莫申科最终入狱的,也正是2009年的俄乌天然气谈判。检方认为季莫申科在谈判中强迫Naftogaz接受俄气的条款,由此造成了1.89亿美元的损失。2011年10月,法院判定季莫申科滥用职权罪成立,并判处七年监禁,其间剥夺被选举权。

  政治人物的个人恩怨和国家间的冲突纠缠在一起,让当下的乌克兰局势显得混乱不堪。不过有一点是明显的,俄罗斯的天然气对于乌克兰而言既可以是大棒,也可以是胡萝卜。

  其实想看清乌克兰问题的走向,国家利益的思考方式可能会产生偏差。对于老百姓而言,由于存在着地理和文化因素,尚存亲欧或是亲俄区别;但在基辅政治高层,亲俄者可以同样喜欢欧元,亲欧者也不会觉得卢布的成色会差到哪去。“乌克兰的国家利益”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季莫申科就是如此。

  季莫申科也并非头一个吃螃蟹的,季莫申科的人生导师——乌克兰前总理巴夫洛·拉扎连科(Pavlo Lazarenko),就为她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1991~1997年,季莫申科创办的“乌克兰联合能源系统”(UESU)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民营企业,一举成为乌克兰首屈一指的天然气分销商,控制了俄罗斯向乌克兰出口管道天然气的80%,季莫申科也获得了“天然气公主”的称号。在同期,拉扎连科从季莫申科家乡的州长,一跃成为能源部长,直至1996成为乌克兰总理。但在1998年底,拉扎连科因涉嫌洗钱在企图逃离瑞士时被捕。其被指责和他的小伙伴们拖延了国内的能源改革,不仅从中获得了不菲的非法收入,也让国家更难于抵抗俄罗斯的天然气政策。

  不同的利益集团都对俄罗斯天然气有着共同的“诉求”。表面上的势不两立,其实也只是价钱的问题。对于普京而言,大棒不好使的时候,不妨就把价格开到位。而对某些利益集团来说,欧元美元毕竟只能拿一次,但只要天然气流动不停,卢布就能不停地拿。更何况天然气仅仅是一个萝卜,普京还可以许诺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