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拥有世界15%的未勘探石油和30%的未勘探天然气,因此该地区正在成为各国竞争的新目标。不仅包括拥有北极领土的国家,非北极国家也欲染指,如巴西、荷兰、瑞典和韩国及英、法、德、日等,都宣布对该地区的能源储备感兴趣。
目前,俄罗斯、加拿大、丹麦和美国对北极都有领土诉求。北冰洋沿岸近一半地区是俄罗斯领土,约25%地区属加拿大,15%归美国,10%归挪威、丹麦和冰岛所有。然而,北极的国际法秩序至今尚未明确。多数北极国家仍旧承认,领土划分应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根据该文件,在北极有边境的国家有权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样一来,许多国家都竭力证明200海里以外的海底是其大陆架延伸。引起最大争议的是罗蒙诺索夫海岭:俄、加、丹三国对其都提出要求。因此,舆论认为,这一区域是最有可能引发军事冲突的策源地。
在拥有北极领土的国家中,俄罗斯的北极地区面积最大,占该国领土的21.6%,人口达230万。俄罗斯已打算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申请,要求延伸大陆架外缘,并承认其对另外120万平方公里大陆架的主权。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北极是重大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交汇之地,并存在“北极军事化”的危险,提出“在所有战略方向上”成立真正的军事集群。
据悉,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安全由北方舰队和国家安全局海岸警备队负责并有一个旅驻守,将装备最现代化的武器。从去年开始,俄开始重建北极地区机场,预计最终将重建七个北方机场。但目前,俄罗斯的军事存在相当匮乏,军人缺乏在北极条件下的军事经验,装备不足,无法对外部侵略即时反应。
与俄罗斯相比,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实力不俗,阿拉斯加驻军2.7万,有30多个军事设施,运输机和核潜艇时常极地巡逻。前不久,美国推出了新的北极军事战略,官方表述,这项战略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人类安全与环境安全”,但明眼人都看出,此战略是为开发北极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创造良好条件。美国国防部长就称,为应对北极能源勘探引发的紧张局势,美海军和该地区作战能力将重新调整。
2015年,美国将担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届时会制定并公布新的《北极战略》。轮值主席国将赋予美国在北极事务上的领导地位。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将会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意欲使俄罗斯大陆架国际化,认为北方航道属于公海,并扩大在北极的军事存在。由于四个北极国家都是北约成员,这样的结果将形成两级地缘政治模式,争夺将更为激烈。
加拿大是北极的另一重要国家,虽然在军事上还没有大的动作,但实际行动频繁。去年12月,加拿大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申请,谋求对120万平方公里的主权,其总理表示不会在这一问题上让步。该国议会内部争执激烈,媒体也在不断炒热相关报道。
为强化对北极资源的控制,加拿大启动了在北冰洋沿岸修筑全天候通行公路的计划,一期137公里的沙石路预计2018年建成,建成后将实现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以陆路相通的交通网。这将给北极地区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新公路还将方便英、美等石油公司在北极的作业。
非北极国家中,日本是对北极开发最积极的。上世纪初,日本就涉足北极,但在北极之争中却是后来者。日本缺乏自然资源,看重北极理所当然。2013年5月,中国、日本和韩国被接受为北极理事会的永久观察员,可以出席会议并推动本国的北极战略。
日本一方面避免挑战北极的主权体制,另一方面试图扩大在北极的存在。例如,频繁与北极国家展开双边会谈,加强彼此关系,在北极理事会增强影响力,特别是与俄罗斯加强关系,寻求在对抗中国时获得支持。日本媒体认为,日本的能源与海运企业及科研机构可以借此获得宝贵的北极通道,使日本的能源供应和运输路线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