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经办[2014]08号
关于开展“能源管理领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岗位”
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并报节能主管部门备案。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要求:重点用能单位需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请具备符合条件的能源管理人员。《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实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公司需拥有匹配的专职技术人员和合同能源管理人才,要具有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的能力。针对我国目前缺少能源管理、审计、评估专业人才的状况。我院特举办“能源管理领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岗位”培训班的通知。具体如下:
一、培训内容
(一)能源管理:
1、国内外能源市场概况、能源法规政策、能源概论;
2、能源管理体系标准(GB/T 23331-2012)要点解析、实施指南(GB/T 29456-2012);
3、能源计量、能源统计、能耗定额对标、能量平衡等重点内容;
4、节能量和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方法;
5、能效对标与标杆管理、能效对标的方法与步骤和能效对标与节能管理系统的融合。
(二)节能评估:
1、节能评估和审查的依据和程序、主要内容和方法;
2、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节能分析篇章内容范围及深度要求、节能评估报告编写及评审要求;
3、化工、水泥、冶金、建材、电力等行业及建筑节能评估报告案例介;
4、编写节能评估报告如何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研判(确定难易程度及价格多少)。
(三)能源审计:
1、能源审计的概念及发展,形式和内容;
2、能源审计的方法、程序、效果及能源审计报告的内容范围及深度要求;
3、工业企业、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案例及公共机构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特点;
4、安评、环评、清洁生产、工程咨询、管理咨询等机构如何开展节能服务工作。
(四)合同能源管理:
1、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及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项目线及实用技术介绍;
2、合同能源管理的性质和模式、机制的优点及风险;
3、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制运作程序及经营模式与业务流程;
4、国家有关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财政和税务优惠政策。
(五)碳资产管理:
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及低碳政策剖析、碳交易和碳市场;
2、 低碳经济转型下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3、企业碳盘查及碳清单编制、碳管理及低碳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
4、企业如何挖掘碳市场机遇、如何应对碳排放管控实施MRV。
二、培训目的
为政府部门节能管理负责人提供专业支持,为企业培养专业型节能降耗管理人才,让企业了解如何高效地利用能源、节约能源同时为分管节能工作的领导提供建议;帮助节能中介机构提供节能服务的能力;为有志于从事节能工作的人员早日具备资格条件。
三、参会对象
各地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节能服务公司、节能量审核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能源管理人员、万家企业、设计院、咨询公司、节能培训机构、监测部门、审计单位的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及工作人员、银行、金融证卷、投资评估项目经理等;循环经济教科研单位的相关领域技术、工程人员、节能及环境交易所相关人员等。
四、培训时间、地点及费用
贵 州 2014年03月20日—03月23日 (20日上午报到、下午开课)
广 州 2014年04月11日—04月15日 (11日全天报到)
南 京 2014年04月24日—04月28日 (24日全天报到)
报考科目
|
级 别
|
费用(元/人)
|
级 别
|
费用(元/人)
|
能源管理师
|
中 级
|
3500
|
高 级
|
3800
|
能源审计师
|
中 级
|
3500
|
高 级
|
3800
|
节能评估师
|
中 级
|
3500
|
高 级
|
3800
|
碳资产管理师
|
中 级
|
3500
|
高 级
|
3800
|
合同能源管理师
|
中 级
|
3500
|
高 级
|
3800
|
含(培训、教材、场地、讲师、认证、考评、入库、证书 );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具体报到地点另行通知;报到时持:身份证复印件、本人近期二寸蓝底彩照2张照片,最高学历毕业证复印件1份。注:可同时报考、可远程教育,25名学员以上可开展内部培训
五、考试/证书
学员完成全部课程考评通过,将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制(能源管理师)、(能源审计师)、(节能评估师)、(碳资产管理师)、(合同能源管理师)证书。官网查询,全国通用,全国唯一编号,该证书作为个人岗位聘用、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单位申请资质、备案、减免税收、项目投融资、招投标等综合能力考评的依据。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陈经理 电话:025-66924735 66654790
手 机:13002503671 QQ:544322411 729570298
邮箱:ichinaenergy@163.com
中国节能环保联盟经济发展研究院
二○一四年二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