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如何协调流动性难题与减排平衡?

添加时间:2014-01-21 13:34:2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见证了五个碳交易试点市场陆续开启、被视作中国碳交易元年的2013年结束了。在欧盟碳市场低迷,澳大利亚政策转向的背景下,中国这个排放量最大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碳市场上如何发展变得至关重要。多数人认同,中国碳市场的成功与否,将左右全球碳市场的发展甚至生存。

  当下,国家发改委正着手进行全国碳交易市场顶层设计,在法律依据、总量控制、纳入范围和配额分配等各方面开展研究。在政策层面之外,各自探索、各有特色的7个试点中已有5个启动交易,波动的碳价也让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市场上。除各试点控排企业外,有意向的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也在密切关注这个新兴的市场,小心翼翼地寻找机会。

  流动性难题

  这的确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2013年,广东省配额总量约3.88亿吨,使之在规模上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碳市场;湖北省配额总量3亿吨,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碳市场。此外,上海碳市场配额约1.6亿吨,深圳约0.33亿吨,北京约0.5亿吨,天津据路透报道发放了1.6亿份配额;6个市场总计2013年配额约为11亿吨。

  同时,市场参与者数量也在逐渐扩大。拥有最多控排企业的深圳除635家控排企业和197家建筑物外,还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开放,吸纳了各类会员约500户,使会员总量达到1302户。此外,北京纳入企业约490家,上海纳入191家,广东242家,天津114家,湖北140家左右,7试点纳入企业总数约为2000家。

  然而,尽管有市场规模和控排企业数量的保证,在市场刚刚起步的当下,仍有多种因素制约着交易活跃度。

  据统计,截至1月19日,深圳市场有效交易日102天,上海市场38天,北京17天,广东2天,天津16天;五个市场线上交易成交总量482421吨,约为配额总量的万分之五。

  从市场主体上看,各试点中,深圳市场所允许参与的主体最为开放,除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外,也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另一个允许个人投资者进入的是天津市场,但与深圳不同,对机构投资者有中资控股的要求。除此之外,目前其他已启动试点主要仍为企业间交易,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的作用未能发挥。

  同时,现在各试点市场全部为现货配额市场,产品单一,期货等相关金融产品开发尚需时日,纳入企业也无法通过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

  此外,由于国发[2011]38号文、国办发[2012]37号文对于交易所业务的相关限制,各市场所提供的交易方式均受一定影响。

  因此,在市场主体、市场机制、产品设计等多因素影响下,流动性成为各试点启动后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供需关系未可知

  在这个价格波动的市场上,控排企业普遍反映,担心配额价格过高增大履约成本,同时难以判断价格走势,不知何时买卖;而投资者们则在紧张价格下跌,所持配额价值缩水,一如现在的欧盟市场。

  但作为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目前各试点的配额发放松紧情况仍不明朗,供需关系难以判断。

  首先,部分试点存在配额发放偏多的可能。在推进碳交易试点工作的过程中,虽然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对控排企业开展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培训工作,但在市场推动初期,配额发放的松紧和数量仍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对所分得配额不够履约的担心也成为企业参与的最大阻力之一。因此,部分试点考虑到企业压力,配额发放不会过紧,应会基本满足企业履约需求,配额稀缺性有待市场检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