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岁末,国务院出台了化解“过剩产能”的指导意见,各部委打出一套“组合拳”,频频出招。
这其中,“走出去”将成为化解过剩产能政策的重要一步。
商务部更看重“海外投资”这一方式,商务部一位官员表示:从时间周期看,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很难在短期内有所缓解。所以要积极主动地创造外需,加快中国产业资本“走出去”,积极推进“产能输出”战略,不仅可以缓解内部供需矛盾,也必将为中国的全球化发展带来更大收益。
他还透露:“下一步,海外投资的总体方向会走向备案制,会分类别、分企业性质来处理。不过敏感地区和行业仍不会完全放开。”
工信部也正在组织研究建立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产业投资基金,一旦成型,其规模将达千亿。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的王健分析:“工信部提出了‘四个一批’,即,‘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从目前情况看,四个一批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通过走出去转移产能仍存在较大空间。”
“企业走出去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渠道。”他说。
王健说,在走向备案制的这个过程中应该避免通过其他渠道增加新的审批,事实上“审批取消和下放”2001年就开始了,十几年过去,真的下放了几百项,但新增的也不少。
怎么看“产能过剩”?
中国曾出现过两次“产能过剩”,分别是1996~1999年和2005年前后,大家普遍认为,与前两次“产能过剩”不同的是,本轮“产能过剩”是重工业部门的普遍过剩。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主要产能过剩行业有:钢铁21%、汽车12%、水泥28%、电解铝35%、不锈钢60%、农药60%、光伏95%、玻璃93%。
王健说,产能过剩是一个宏观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是相互对应的。人为地测算往往出现偏差,应该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
事实上,“产能过剩”并非中国独有,当年,美国马歇尔计划和日本制造业产能输出正是依靠产能释放,保持了美日经济系统的平衡。
在王健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政府有关部门经常是低估了实际消耗量的。
2002年4月,《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重复建设势头的意见》预测2005年电解铝年需求量550万吨相比,过剩了130万吨。而实际情况是2005年中国电解铝产量是781万吨,消费量774.85万吨。
2003年11月,《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预计到2005年底将形成3.3亿吨钢铁生产能力,大大超过2005年市场预期需求。实际情况时,2005年钢铁产量3.5亿吨,消费量为3.4亿吨,产能4.3亿吨。检测结果显示:对两年后产能预测值比实际消费量低3%。
2005年11月,《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同样存在“严重低估”的情况。
当然,与以往不同,这一次中国经济正在减速换挡,主动调整经济结构,本轮产能过剩很难单纯依靠持续的高增长而化解。但这只是一半。王健说:“另外一半是我们怎么看,这实际上是中国主动寻求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一种战略,所以对于产能过剩的问题不应该特别担心。”
另一个方面,从全球看,由于不同国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别巨大,某些行业的产能在一国可能显著过剩,但从某一国际区域来看并不过剩。
比如,中国2009年产磷肥1386万吨,过剩无疑,但由于越南、菲律宾等国缺乏磷矿资源,而中国出口又存在成本优势,若将中国及东南亚、南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磷肥产能并无过剩。
王健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全球经济正在复苏的进程中,关键是外需一旦好转之后,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如果准备充分,实际上外面吸收产能的空间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