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中海油弃守新能源 风电“钱途”待考

添加时间:2014-01-20 10:45:47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1月4日,有报道称,中海油决策层决定收缩新能源业务,解散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海油新能源公司)。之后,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欲探个究竟,但中海油宣传部始终没有正面表态。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间接通过中海油新能源板块消息人士获悉,“中海油计划剥离除两个煤制气项目以外的其他新能源产业,但不会一次性剥离。应该是先把新能源上市公司剔除出去,具体的操作要看这个上市公司的正式公告。”

  长期与中海油保持业务往来的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对中海油此次的板块调整很失望,中海油之前在完成油气勘探开发任务的同时,还能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一直给予市场很大的鼓舞。但现在传递出了负面的信号给市场,让风电在中国的发展愈加扑朔迷离了。”

  中海油弃守新能源不盈利引发的业务调整

  中海油自2004年起就开始涉足新能源产业,2007年成立了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其新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以风能发展特别是近海风能发展为重点。据记者了解,2009年中海油垄断了20多年的海上对外合作专营权被打破,丧失了最大优势的中海油在海上平台上面临着“两桶油”的竞争压力。因此,中海油发展新能源不失为一招好棋,提早布局新领域有助于抢占未来市场。

  中海油市场定位是对的,但对应的却是不匹配的回报。据悉,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在2012年营业收入6.5亿元,盈利993万元,这也是成立4年以来唯一的一次实现盈利。而在2011年,新能源公司亏损达3.1亿元,但详细条目中海油从未正式公布。任浩宁介绍说,中海油风电项目主要在甘肃玉门、山东威海、蒙西和海南,累计装机量合计350兆瓦。在中海油这个动辄上千亿利润的巨头面前,不到1000万元的账面盈利令新能源公司的处境颇为尴尬。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副教授赵振宙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分析说,受到政策环境、“弃风”、储能难配套等诸多困难的阻碍,动摇了中海油管理层对风电市场的信心。《环球时报》日前指出,中海油收缩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业务,目的之一是为了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两个煤制气项目上。在解散中海油新能源后,这两个煤制气公司“晋升”为中海油二级子公司,可见中海油总部对煤制气项目的重视。但不论中海油本意如何,新能源板块被抛售已没有悬念。

  除了中海油,中石化和中石油也在新能源领域发展,但投资额相比其油气业务微乎其微。任浩宁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中石化曾试图在新能源汽车上有所建树,但无果而终;中石油参与过一些风电招标,力度也很小。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规划所有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大型油气企业有钱有政策去做国家鼓励的新能源项目,但考虑到风能项目毛利率,相关投资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风电发展盘子越来越大利润空间却越来越小

  作为新能源的代表,风能的发展也是国内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中国风能协会1月份提供的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能源种类供电排名前五是火电、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其中风能占发电市场份额约为5%。2013年风能的装机容量约为90千兆瓦,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6.1千兆瓦,同比2012年增长20%;据不完全统计,风电场也超过上年1445个的数量。任浩宁对记者形容道:“这一数目令人震惊,因为欧盟各成员国风电装机容量总和才刚超过90千兆瓦”。与风电建设数据的红火相比,风电设备制造利润却未能跟上复苏步伐。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在1月11日的风电新春茶话会上说:“风电装机虽然超出了规划量,但企业的财务报表却不好看。所有的数据都是好的,制造商却活得不体面。”风机制造龙头企业金风科技2013年净利润4亿元,但风电制造板块的资产净利润率仅有1%。而华锐风电在2013年前三季度亏损7亿元左右。

  另一个大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下降,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仅去年前三季度风电产能过剩率就达到了45%~50%。河北、江苏和山西等地风电项目中小企业收入在300万以下退出的非常多。任浩宁表示:“国内中小企业做风电的项目是不赚钱的,亏损面高达65%。”

  造成风电行业建设数据漂亮、利润数据难看的因素是综合的。拖欠补贴、消纳障碍、价格下降、成本上升是主要原因,国际CDM(清洁发展机制)市场低迷也大幅降低了风电开发企业的利润率。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去年是风电发展较好的一年,但多数企业营业额不容乐观,盈利的也只是微薄利润。”

  风电发展之问:我们应该向“钱”看还是向“前”看?

  由于转换效率低,新能源的市场竞争力从诞生之初,就比传统煤炭等化石能源要低很多。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副院长曲荣海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分析道,新能源产业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先入者往往需要巨大的投入,其中包括研发投入和为达到规模效应而在前期投入的各项成本。面对新能源产业前期巨大的投入,如果要向“钱”看,单纯依靠企业投入,短期内无法获得回报,会让中小风能企业运营困难。

  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目前,政策给予风电补贴平均0.4元/度。“历史地看,风能发电成本呈下降的态势,风电电价的补贴水平也必然逐渐降低,电价补贴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让风电价格与常规能源价格相比具有市场竞争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任东明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风能市场去年发展可以说稳中有升,虽有波动那都是正常的。”

  任东明同时强调:“风电成本快接近于煤电,风能市场国家补贴迟早会取消。风电未来会完全市场化,在优胜劣汰中企业壮大或者退出都是市场的正常选择。随便装几台风机就能发电盈利,这对风电行业不是好事。有综合实力的风电企业会适应当前新的政策环境,小的企业则要被淘汰。”他呼吁风能企业做好自身定位,加大科技研发和拓展经营新模式,并且向海外风能市场投资。“不论是向‘钱’看还是向‘前’看,市场的选择决定了尊重风电实际产业发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