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发展空间大 碳市蹒跚起步亟待完善配套法规
添加时间:2013-12-04 11:08:07
来源:工人日报
11月26日和28日,上海和北京先后启动了碳交易市场。加上深圳,今年以来,7个碳交易试点城市中的3个已经进入了正式碳交易阶段。
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11月正式启动碳交易试点,批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各试点省市将交易主体范围主要确定在所辖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交易产品以二氧化碳为主。
深圳市在今年6月率先启动了碳交易市场。11月26日,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和上海石化共购买了申能集团6000吨碳排放配额,完成了上海环交所基于配额的首笔碳排放交易。
发展潜力巨大
碳排放交易是指政府将碳排放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并在一定的规则下向其分配年度碳排放配额,排放单位可以通过市场购入或售出其相对实际排放不足或多余的配额以履行碳排放控制责任。碳排放交易起源于联合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设计的一种国际贸易机制。目前,欧盟和美国碳交易市场占据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主导地位,2010年欧洲市场的交易额占全球市场交易额的84%。
根据测算,过去4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达每年500亿欧元,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并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面对这样一个潜力市场,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认真面对。
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数量最大的国家,碳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处在起步阶段。碳交易作为一种运用市场化机制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将节能减排的压力传导到企业,促进企业选择低成本减排路径。有关机构预测称,至2014年,中国的地区碳交易市场将覆盖7亿吨碳排放,而澳大利亚、美国加州、欧洲的碳交易市场则分别覆盖3.82亿吨、1.65亿吨及21亿吨碳排放。中国一旦建立全国性统一市场,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体系。
但是,要想建立全国性的碳市场并非易事。中国碳市场、碳交易专家唐人虎表示,需要克服法律、规则不完善,企业、公众不了解,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等诸多困难。
市场需艰苦培育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我国是最大的碳资源拥有国之一,是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最大的碳核证减排量供应国,但由于交易体系建设滞后,至今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缺乏定价权和主动权,仅是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被动参与者,巨量碳核证减排量被低价出售给发达国家,由其包装成高端碳资产金融产品转手谋取巨额利润。
今年,深圳、上海、北京的碳交易市场陆续启动,随后试点的其它四个省市也将在今年陆续启动,这被认为是中国形成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破冰行为。而为了正式进入交易阶段,发改委以及这7个省市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比如,成立了多个碳交易所,主要包括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此外在部分省市还有环境权益类交易所和专业性环境交易所共计约28家。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碳交易所实际发生的碳交易项目却非常有限。
据了解,试点的7个省市将分别根据自身情况和企业排放二氧化碳的多少来纳入试点企业。
有的省市将部分年排放二氧化碳在5000吨以上的企业纳入其中,其余企业可以自行申请加入碳排放配额发放。北京则规定,在北京行政区域内源于固定设施排放的,年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与间接排放量之和大于1万吨(含)的单位可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北京还制定了详细的交易流程,包括排放数据报告、第三方核查、配额分配、买卖交易和清算履约等。
根据上海的管理办法,全市建立碳排放配额总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对企业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清缴、交易以及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等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全市191家来自钢铁等工业行业及宾馆等非工业行业的企业,率先被纳入了碳排放配额管理范围。
唐人虎认为,随着各个试点城市进入正式交易阶段,建立碳交易市场的“遭遇战”已经打完,下一步则进入建立全国性统一市场的“攻坚战”,退无可退,只能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