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还原美国天然气市场价格
添加时间:2013-11-26 10:55:51
来源:国际燃气网
从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到油气管网分离的优点,再到“中国气价高于美国气价3至5倍”的论断,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就需要照搬美国模式,大力推进油气管网分离呢?笔者姑且不对这些诉求是否科学做评价,仅就美国气价和管网做一粗浅的梳理,以消除我们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通常,天然气被开采到井口后要历经入管网、进城市门站再到终端客户的完整流程。因此,依照节点就应有上游的入网价、中游的门站价和终端客户的消费价三类。而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是为上游企业避险而设,所以,应归到入网价的范畴里,与终端客户价是两个不可比的价格。若强行对比,就相当于观赏“关公战秦琼”桥段。
从全美终端客户的用气价看,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分为居民的住宅消费价(以下简称居民价)、商业消费价、工业用气价和电力用气价四项。它们在2013年8月份的平均值分别是每千立方英尺16.46美元、9.02美元、4.33美元和4.02美元。居民价最高,是发电用气价的4倍,高于欧洲消费者的用气价,与日本消费者的用气价旗鼓相当,若以美元兑换人民币6.2的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每立方米3.6元,绝非“中国气价高于美国气价3至5倍”之说。
若进一步研读各州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依次相邻的三个油气主产区路易斯安那州、俄克拉何马州和科罗拉多州中,路易斯安那州由于拥有全美11%的石油储量和19.19%的天然气储量,资源优势使该州居民获得了较大好处,平均气价为每千立方英尺15.67美元;同为油气产区的俄克拉何马州的平均气价却高达每千立方英尺24.07美元;科罗拉多州的平均气价却仅有每千立方英尺14.03美元。尽管存在异常的峰价,还是引不起投资的冲动。
而以制造业、农业、服务业、贸易和金融业为主的俄勒冈州,尽管天然气依赖进口,但供给居民的平均气价维持在全美平均水平之下的每千立方英尺15.73美元;依赖进口天然气的纽约也仅为每千立方英尺19.25美元。资源匮乏的亚利桑那州平均气价为每千立方英尺21.86美元。
显而易见,美国各州天然气的居民价相差巨大,最大和最小值相差超过70%。即使世人全都认定美国是开放、自由和充分竞争的市场,可相邻的三个油气主产区也都无法实现用同一个价格为居民提供天然气。即使是生活在油气主产区,也不一定就能享用到廉价的天然气。相反,天然气纯消费州通过国际贸易同样可以使用低于全美均价的天然气。
从运输管网结构看,天然气运输与铁路运输完全不同。铁路运输只要有了两条标准化的铁轨及其布局合理的路网,就可以实现在其上运行由任何专用车皮组成的列车及运输各种类型的物资。但天然气管网运输不同,入网气体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入网,才能有效地维护入网者和终端客户各方的权益。更为重要的是,管网系统铺设不仅要考虑气田的工业开采价值,还要权衡管网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率。
尽管美国拥有全球最长的天然气管网系统,据美国州际天然气管道协会(INGAA)公布的数据,美国天然气管道总长为240万英里,其中:跨州际管道20万英里,州内大口径管道10万英里,小口径配气公司所辖管道210万英里,而且各州间还有巨大的价格差,可是当干线长输管道与天然气输配管网配比达不到1∶6.7时,就不能形成有效的天然气供给网络,以及获得可期的收益。
所以,就因这种输配技术经济的约束,才造成了美国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和页岩气被大量放空燃烧;就因人们对已经进入开采期的气田经济寿命认知不够,才使美国各管网企业不敢轻易下注投资;就因区域性管网间运行安区的壁垒,才使美国形成不了全美统一的管网系统和统一的价格体系。所以,美国消费者同样享受不到美国天然气、页岩气等一次能源给每个公民带来的公平的消费环境。
在美国,天然气产业竞争是相对的,公司利益,特别是股东权益最大化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