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突然间打开了一扇门,一个体量最大可达2.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庞大市场露出了水面。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申报工作中,山东省共有青岛、聊城、潍坊、淄博、临沂5市递交了申报材料,按照每城至少采购5000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计划,一个体量最大可达2.5万辆的大蛋糕瞬间摆上台面,令诸车企垂涎欲滴。消息一出,外省车企对山东市场虎视眈眈,目光聚焦于潜在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同样兴奋的还有山东本土的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因为它们所在的城市均无一例外参与申报。
先下手为强作为深圳某车企市场部山东区域 负责人,吴锐最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这个月已经往山东飞了4次了,各地市政府部门挨个去找,问他们要申报材料。”吴锐告诉记者,领导要求他一定要在月底前“摸清”山东各申报城市情况,最好能要到具体方案,以便快速打入申报城市市场。“先下手为强,很多车企都在抢这笔生意,有一次在飞机上还碰到了同行。”
9月13日,财政部、科技部、 工信部、发改委等4部委联合下发《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通知》对申报城市或区域的要求,“2013年至 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低于1万辆,其他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务、物流、环卫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的条件。这无疑是一笔天量订单。商机到底在哪?吴锐告诉记者,虽然山东本土新能源客车产能令外省车企望而却步,但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仍是处女地。“外地品牌不低于30%的要求对山东而言意义不大,因为悉数全国具有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能力的企业,在山东均没有生产基地,所以这块 市场都让给了外省企业,虽然山东各城市都有购买新能源客车的冲动,但要想完成任务,5000辆计划都买客车是不可能的,新能源乘用车需求肯定会膨胀。”
由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拟定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试点城市申报工作汇报》(以下简称《汇报》)中,列出了多套方案用于完成1000辆新能源出租车实施计划。其中最主要的方案是“青岛公交集团计划采购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出租车500辆,交运集团计划采购纯电动或插电混合动力出租车500辆,实行公车公营模式”。“这次国家有意扶持纯电动汽车”,吴锐表示,从本次申报政策的微调中,可以瞥见国家扶持纯电动车发展的意图,这也将利于纯电动汽车占领新能源出租车市场。“按《通知》要求,纯电动乘用车按续航里程可分为三档补贴,80-150公里的每车补贴3.5万,150-250公里的每车补贴5万,250公里以上的每车补贴6万元。 目前各车企的纯电动汽车续航基本都小于250公里,只能拿3.5万和5万两档补贴。但值得注意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贴额度从5万元下降到了3.5 万元,这反映出政府鼓励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引导车企逐渐提高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来获取更多的补贴。”吴锐介绍。
同时吴锐还告诉记者,《通知》中要求对示范城市充电设施建设给予财政奖励,这也极利于纯电动汽车的发展。“配套充电设备太少严重制约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而申报城市一旦获批,配套设施建设也将加速,最终受益的将是车企和电动汽车消费者两方。”
主场优势在为外地车企留下了足够遐想空间的同时,本次试点城市申报最大的赢家或仍旧是本地车企。采访中记者发现,省内5个申报城市中,有3个拥有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而余下的两家也与新能源客车制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聊城的申报方案是‘中通’做的,你想了解的可以直接和企业联系。”聊城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这一说法,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通客车”)方面并未正面否认,“2013年是中通发展中颇为关键的时间点。”中通客车品牌运营部部长李笃生告诉记者,该企业3万辆新能源及节能型客车基地即将于年底投产,而近年除聊城本土市场外,中通在济南、东营、济宁、菏泽等地均有所斩获。
据了解,青岛市本次申报并未通过山东省财政厅,而是直接将申报计划提交相关部委。《汇报》中称,2016年底前,青岛市新能源公交车将达2000辆,目前全市还需更换1550辆,其中青岛公交集团需要通过报废更换的公交车数量为1237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