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各地充换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北京、杭州等地纯电动汽车租赁站点开始营业……今年以来,伴随着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导向的明确,汽车企业和地方政府开始寻找新的市场空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正在加速。
“退坡机制”旨在加速市场化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再次强调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将采取“退坡机制”:市场化的产品最终还要靠市场认可,政府补贴新能源汽车只是阶段性的措施,最后还要把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
据了解,今年9月中旬,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2013-2015年将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并推出财政补贴支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具体政策,标志着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有了新的导向。
根据《通知》发布的补助标准,对于纯电动乘用车,每辆补助3.5万-6万元不等;对于纯电续驶里程50公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补助3.5万元;对于纯电动客车,每辆补助标准为30万-50万元。同时,将对纯电动专用车按电池容量每千瓦补贴2000元,每辆补贴总额不超过15万元。此外,对于燃料电池乘用车,每辆补助20万元;对于燃料电池商用车,每辆分别补助5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首次推出“退坡机制”,即“2014年和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补助标准将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分别下降10%和20%;纯电动公交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公交车标准维持不变”。
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补贴的作用是引导市场及相关资源的整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最终还是要靠市场。结合此次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13-2015年的期限,也意味着这很可能是“十二五”时期的最后一轮补贴,将有助于调动汽车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和的积极性,促进该行业的理性发展。
基础设施须完善 商业模式待创新记者从科技部了解到,截至2013年3月,全国25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从2012年年底的27432辆上升到39800辆,充换电站超过8000个,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方面居世界前列。到今年7月底,25个示范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47800辆,全国范围新能源汽车超过6万辆,增速明显加快。
我国从2001年实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到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为主导的创新体系。2009年锂电池的成本为5元/瓦时,目前锂电池成本已经下降近50%,能量密度提高了1倍以上,单体电池的循环寿命也显著提高。全国动力电池的年产量达到200亿瓦时,可以满足20万辆的配套。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商业运营模式成为除电动汽车本身的技术限制之外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具体到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远远达不到便利的程度。以北京为例,因为目前充电桩进小区非常困难,很多物业公司不愿意承担安装充电桩后可能出现的被盗、被毁坏或者发生故障的风险,这自然离不开城市相关部门的投入和配合。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充电设施建设布局和网络化的建设,明确基础建设以及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电动汽车用电价格形成价值、市场化运营的模式创新等问题,要深入研究充电设施的商业模式,积极地调动多方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尽快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开放、可持续的基础设施运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