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风电“两海战略”能否“化茧成蝶”?
添加时间:2013-10-25 10:07:42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在新的突围中,华锐仍将坚持原有的‘两海战略’,即大力进军海上风场和海外市场。”华锐风电副董事长陶刚在2013年国际风能大会上表示,这两大市场增长潜力巨大,而且华锐在该领域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作为国内最大的风电机组制造商之一,华锐风电在中国风电高速发展时期曾长期占据国内市场的榜首位置,近两年,随着风电行业整体产能的爆发式增长,在竞争加剧、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华锐风电的业绩随之大幅下滑。如今再次明确提出“两海战略”,华锐能否突出重围?
发力“两海战略”
“在当前的经济和行业形势下,华锐已经把业务的侧重点放在海上和海外市场。”陶刚之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随着国内风电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华锐下一步仍坚持实施“两海战略”。
据陶刚介绍,在海上风电市场,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34台3兆瓦风机、2011年安装运行的5MW海上大型风机等都是华锐产品,近期将开工的江苏滨海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将应用100台3MW华锐风电机组,华锐还在2012年上海临港海上风电项目17台6兆瓦风机中标。在海外市场方面,华锐已进军北美、南美、欧洲、非洲等国际市场,2012年中国共有7家风机制造商向国外出口机组,共发运数量为225台套,容量为430.45兆瓦,华锐产品占总出口量的41%。
事实上,据本报记者了解,自2012年10月份以来,华锐风电已经累计注销的子公司多达17家,其中有8家为海外子公司。2012年报显示,华锐风电国际子公司的经营状态非常不好,公司全资控股的10家海外子公司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基于之前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公司综合实力强劲,华锐风电提出两海战略的宏伟思路,这不仅表明公司管理层对风电行业信心十足,还将未来产业发展重心集中到海外市场和海上风电领域,为公司在行业树立龙头地位奠定了良好基础。”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告诉记者,然而事实证明华锐风电发展速度过快、过猛,战略清晰而战术模糊使其迅速让出头把交椅。
从海外子公司的大批撤销来看,华锐风电似乎在收缩海外市场。不过,陶刚坦言,这和华锐风电重视海外市场并不矛盾,“我们要把海外市场作为中长期关注的主要市场。我们会从现金流和成本的角度去考虑,去做一些成本和运营方面的优化。”
他表示,目前正在改变经营策略和方向,会坚持做毛利率较高的出口项目。“尽管毛利率高不一定代表盈利,但国外项目付款准时,价格较好,当然产品出口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按时交货、调试、运行都有严格的时间节点,对公司的运营能力是巨大的挑战。”
不过,萧函认为,风电行业正在面临调整期,产业集中度会有所提升,产品研发、销售渠道、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华锐风电在应对产业困境时还需重点解决内部矛盾。“两海战略的实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期才能取得实质性效果,华锐风电急需将海外市场开拓过程中涉及的管理问题理顺,待产业回暖后再行大力推进。”
陶刚则表示,“在新的发展竞争中,华锐将更加理性。特别是在‘两海市场’竞争中,华锐将坚持以技术和质量取胜的原则,可发挥价格优势,但不打价格战。”
盈利尚待时日
2013年上半年,金风科技、天顺风能等风电上市公司均实现了盈利,业绩相较去年也有所回升。唯独华锐风电在中报中披露了4.58亿元的净利亏损,上半年营收则同比下降55.02%。
对于今年华锐能否实现盈利,陶刚表示,一是看成本结构,一是看项目执行情况。“总体来说今年会比较困难,但是明年,华锐风电会通过降低成本费用,以及通过处置一部分资产的方式改善财务报表,以此可以改善公司的应付账款和折旧摊销,降低财务负担。”
华锐风电从去年开始面临调整,今年上半年装机量不是很大,但是陶刚透露,下半年装机任务会比较满,预计全年装机能达到150万千瓦,其中3兆瓦的机组装机比重会比较大,今年能装到100台以上,预计能达到装机总量的30%以上。
“我们目前已完成调整。我们对风电行业有深刻的了解,也对行业未来发展有更全面的把握。”陶刚说。
“作为曾经的风电行业龙头公司,华锐风电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仍有明显优势,产业环境稍有回暖便可以大有作为。”萧函认为,对于华锐而言,当下制约公司发展的核心要素并非来自产业环境的恶化,而是内部管理的松动,尤其是对海上风电的定位略有偏差,对国际市场太过依赖,从而使得公司宏观发展战略很难有效落实。
业内人士认为,风电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未来必将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及风电行业企业的努力和推动下,进入全面复苏新阶段。
萧函也表示,政策落实是促进风电产业回暖的最佳手段,风电项目借新能源的名义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的增长空间和盈利能力值得期待。“未来华锐风电能否回到行业龙头并不重要,如何解决公司内部问题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