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新能源汽车加速市场化 私人消费尚难打开

添加时间:2013-10-21 14:21:20 来源:国际新能源网

       新能源汽车领域历来都是各车企间的必争之地,纷纷在此大力投入研发。随着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在九月发布,各大车企也加速抢滩新能源市场。自主车企方面,尤以东风汽车为先,其工厂已经开工建设,计划产能16万辆,而外资车企中日产也正捷足先登,计划将旗下电动车型聆风通过变脸启辰的方式大举入华打开私人市场。但新能源汽车的私人消费市场能否打开,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众车企纷纷布局

       日前,东风乘用车新能源工厂在武汉开工建设。工厂建设一次性规划,分两期实施,产能16万辆,一期投资24亿元,预计2014年底全面建成投产。规划中的东风乘用车新能源工厂占地400余亩,包括焊装、涂装、总装三大工艺和电动汽车及电子车间,主要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的混合生产。根据安排,新工厂将优先保障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生产,当新能源车需求不足时,才会生产传统汽车。

      其实,东风公司早在2010年即发布了新能源汽车规划,明确以纯电动轿车作为中长期重点战略目标,以混合动力作为阶段性重点目标和当前的产业化重点,并与传统汽车节能结合,立足整车集成与整车控制,整合电池、电机等核心资源,建立共性技术优势,探索纯电动汽车的商业应用模式。

       据介绍,东风公司计划从2010年开始在5年内投入不少于3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建设。目前已有40多款、1300多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各地开展示范运营。根据东风新能源汽车规划,至2015年,东风中重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至2020年,东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达到与传统汽车相同的竞争力。

     此外,东风集团的合资伙伴日产汽车目前也正筹划针对中国的私人消费市场布局新能源汽车。日前,东风日产跟大连市政府做成了一单大生意,签下了1000辆启辰e30电动车销售的订单。

      成立三年的启辰品牌显然无法独立研发出量产的纯电动汽车,据启辰方面透露,e30实际上就是日产汽车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多年聆风,引入启辰后东风日产的研发人员只做了少量的调整。

      启辰成立初期,并没有想到能直接拿到日产CEO卡洛斯。戈恩的“杀手锏”纯电动车。戈恩曾尝试向中国市场引入聆风,不过除了在广州、武汉、大连三个试点城市试运行,聆风并没有规模化进入市场的可能。

      戈恩早有预言,“中国对电动汽车发展的支持会令未来前景光明,日产电动汽车除非获得政府补贴,否则在中国绝无成功可能。”聆风进入中国后要改换成e30,启辰研发人员经过市场调研,确定了大众化内饰等等方面更利于该车在私人消费市场推广。

        按照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外资或者合资品牌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不在补贴范畴内,聆风即使国产,上了工信部的新车目录,也无法在市场上与获得补贴的中国纯电动车抗衡。

      2012年,戈恩决定放手,开始与东风汽车方面谈判,确定聆风不再以进口或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而是直接纳入合资自主品牌启辰。当年11月举行广州车展时,启辰在东风日产展台展出了出自聆风的e30. 
      启辰喜出望外,纯电动的忽然降临给了这个新生品牌新希望,东风汽车高层也重新定位启辰品牌在东风大自主中的地位。启辰e30生产线建设很快就在东风日产花都工厂启动,今年下半年已经能够生产出少量车型,并做好了明年量产的准备。

      “国家政策为东风汽车与日产的谈判增加了筹码,加上东风强势,日产也无话可说。”启辰内部人士称。国家相关政策还规定,要获得补贴,相关车型必须在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上至少有一项自主知识产权,而e30在短期内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技术。

      为此,东风日产技术中心专门成立了新能源研发的第五开发部,整个技术中心也由启辰成立初期的36人,增加到现在的近千人。

       据启辰方面透露,未来东风将与日产在国内建立50:50的电池合资公司,生产日产研发了近20年的动力电池,装配到启辰电动汽车上。

       另一家自主集团北汽则在2009年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该公司集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将使北汽旗下的自主品牌全面实现新能源化,其提出将在“十二五”期间达到年产15万辆新能源车的发展规划。上汽同样提出宏伟的目标,未来力争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达到20%的占有率,推进商业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比亚迪更是看到了希望,其第二代双模电动车秦上市在即。而广汽、长安汽车、吉利等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也有不少动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