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当向民营光伏企业倾斜
添加时间:2013-10-15 11:20:08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让竞争对手感到压力,而且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现象被竞争对手所研究。不久前,境外研究机构一篇专门研究报告结论中国光伏产业的规模化优势是可以复制的。无论分析正确与否,规模化确是早期中国光伏企业,更具体说是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的重要法宝。“垂直一条龙产业链”、“规模放大一倍,成本下降20%”的说法一定是2010年前后光伏产业的最热词。
规模化是产业研究永远的话题,当下的笔者想得更多的却是中国光伏产业所以能有这一规模,所以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根本原因是民营资本凭借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历经国际资本市场和发达国家需求市场的严格选择,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产业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品或只能进入非经济最发达国家,或虽然进入发达国家却鲜见进入高端市场,或进入高端市场也是贴着别人的牌子。中国光伏产业则完全不同:企业迅速成为全球前十大企业的主要部分,产品直接进入全球最严格市场。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要继续保持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要保持中国民营光伏企业的竞争力;要保持民营企业的竞争力,首先要保证原有的市场支持要素不被改变。
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在全球需求市场从去年的30GW上升到今年的35GW,国内需求市场从5GW上升到8-10GW巨大利好的时候,在国际市场上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民营光伏企业,在国内市场却缺少了往日的豪气,特别是在国内终端市场与国有企业相比处处捉襟见肘。常言中国企业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可中国民营光伏企业反着:“外战内行内战外行”,很是滑稽。
所以会出现这一逻辑不通的现象,是因为民营光伏企业发展的支持要素发生了如下变化:市场机会多了,政策力度强了,技术国产化水平高了,但资金面前所未有的紧张了,特别是国家希望重点扶持的有竞争力企业。按照不久前工信部统计,前十大光伏企业负债千亿以上。没有了金融支持,自然没有了境外竞争对手最担心的规模竞争优势。
对于有竞争力民营光伏企业来说,资金紧张带来的结果就是:无并购资金加速产业整合,使得无竞争力企业每天都在在消耗有竞争力企业的内力;无发展资金进行必要的业务扩张,只好把有稳定收益的终端市场拱手让给国有资本。有消息说,国家将总投资294亿元的无电人口区光伏独立供电系统建设项目全部交给了华能、大唐等8家央企,而“现在民营光伏企业不是不想参与建电站,但大家都没有钱,所以只能看着央企大举扩张。”一位民企高管无奈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