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界一直有个传说,他从文革时期开始个人创业,借助人民公社办农机厂,赶上了乡镇企业的热潮同时又避过了乡镇企业的衰落,在个人声望最高的时候完成了产权改革,又抢先开始海外扩张。鲁冠球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经济大潮的洗礼,被称为民营企业老总中的“不倒翁”。
出身农家“大跃进”时当上工人
鲁冠球出生在农家,16岁时的理想是当工人。“很简单的道理,要摆脱贫困。”1958年“大跃进”开始,全民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城市里需要大批工人,鲁冠球得以实现年少时的理想,在萧山城乡打铁铺工作。“一开始14块钱,还有两块衣服费。我干了3年,工资最高涨到35.5块。”但随后三年自然灾害,城市里养活不了这么多人,1961年,全国精简2000万工人,鲁冠球是其中一个。
1962年开始个人创业
被精简下来后,鲁冠球回到农村,凭借着当工人时学到的手艺,开始在农村修自行车、钢丝车,最朴素的追求,就是摆脱贫困。事实上,这种寻求脱贫的个人努力,从新中国成立后就没有间断过。“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我们萧山、绍兴照样也有民营企业存在。”鲁冠球称。
“不被承认,拼命干也没有什么荣誉”
那个时候,鲁冠球最大的苦闷是“不被承认,没有被评上先进,拼命干也没有什么荣誉。”他从70年代初开始写入党申请书,一共写了3次,他个人进入组织的努力直到1984年才成功。
挤进“计划经济”的第一道缝隙
1969年中央出台文件,每个人民公社,可以搞一个农机修配厂。鲁冠球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和其他6名村民一起凑了4000块钱,办起了宁围公社农机厂。这是在铁桶般的统购统销年代,挤进“计划”的第一道缝隙。虽然农机厂的初级产品不过是镰刀、锄头、斧头、柴刀等,基本上也就是原来打铁店的水平。
1979年战略调整专攻万向节
1979年,鲁冠球看到《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他判断中国将大力发展汽车业,决定砍掉其他项目,专攻万向节。万向节是汽车传动轴和驱动轴的连接器,鲁冠球事业的起步是从汽车底部这个不起眼的零件开始的。“我很想做大事,但是我实力不够,只能从小事做起。”鲁冠球称。
1984年首次出口美国
1984年春,美国舍勒公司亚洲经销处的多伊尔先生(左)来万向节厂考察,在车间里,他对万向的产品竖起了大拇指,一旁的鲁冠球笑得非常开心。当天下午,双方草签了向美国出口万向节总成3万套的合同书,万向的产品也因此第一次出现在美国的货架上。若干年后的2000年,万向集团整体收购美国汽车市场三大零部件生产供应商之一的舍勒公司。
“买”入大学生
鲁冠球对人才非常渴求。1984年,时任国务委员张劲夫到萧山万向节厂视察,问鲁冠球有什么困难需要国家帮忙解决,鲁冠球说:“其它我都可以克服,就是知识分子、大学生,我要不到,能不能给我几个大学生?”张劲夫欣然同意,随即跟浙江省委打了招呼。那一年浙江全省安排了8个大学生进乡镇企业,鲁冠球要到了4个,他为每个大学生支付了6000元“培训费”。大学生进厂以后,鲁冠球待如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