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打破中石油纵向垄断有利天然气市场化改革

添加时间:2013-09-26 11:57:22 来源:国际燃气网

      随着中石油“腐败窝案”爆发,要求打破中石油垄断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据媒体报道,中石油整个天然气管道业务将收归国家管理,一个可能的方案便是,成立专门的国家天然气管道公司。这意味着中石油在天然气领域的上、中游并向下游蔓延的纵向垄断将被打破,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有望提速。

  此前,中石油天然气管道业务独立曾被多次讨论,但各方意见难以统一。此次中石油腐败窝案的爆发成为中石油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据媒体报道,最近一个月,国家发改委多次召集石油公司的代表开会,重点讨论将中石油的管道业务收回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进一步理顺天然气管输价格。

  目前,中国天然气上游的开采和中游的管道建设运营集中于三大石油公司,特别是中石油,全国约90%的天然气管道由其运营,可谓一家独大。

  近年来,中石油凭借着对西气东输等管道的垄断,以未来气源供应量作为砝码,与途经各省市进行战略谈判,力图将沿线城市燃气分销网络纳入其版图,强势进入下游市场,在产业链上、中、下游一体化的推动下,对气源和管网的垄断进一步加强。

  中石油在天然气管道业务上一家独大,使得天然气管道的规模经济难以发挥。据媒体透露,当年中石化在开发四川普光气田和川气东送管道工程时,有一部分管线与中石油的西气东输二线(即中石油武忠线)重合。中石化本想利用这段重合管线,但最终两家没有谈拢,中石化只好重复建设另一管道。此外,随着近年来煤化工业务的发展,管线垄断的弊病也开始被放大。大唐集团在内蒙古开展的煤制气项目,原本希望能够使用中石油的管线,但却遭到中石油的挟制,大唐集团最后不得不花费百亿元自建了管线。

  中石油一体化的纵向垄断,不但导致天然气管道利用效率低下,而且也使得天然气产业的市场结构难以形成,影响到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从国外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来看,不进行天然气产业结构的市场化改革,天然气价格改革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例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掌握着天然气管道,同时又是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在这种一体化的天然气供输格局下,俄罗斯政府虽然试图放开价格管制,引入竞争,但效果并不理想。与此相比较的是英国天然气集团(BG),这家曾经作为产、运、销以及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公司,长期垄断天然气市场,导致天然气产业缺乏活力。但自1997年以后,英国彻底打破了BG上中下游纵向一体化的垄断,BG被一分为三,形成了天然气生产、管输、零售环节相互独立以及充满竞争的市场结构,使得英国的天然气供应稳定增长,产业得到健康发展,消费者也得到了实惠。目前,英国的做法已被其他国家在进行天然气产业改革时效仿。

  现在,我国天然气市场化程度和天然气定价机制开放程度都比较低,天然气出厂价、管输费和城市燃气费都处在政府的管制下。为了推进市场化,2011年年底,我国在广东和广西两地推行天然气价格改革,用“市场净回值定价法”取代“成本加成定价法”,建立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定价机制。2012年,我国多个省市纷纷开展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为我国全面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垄断格局影响到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距离天然气生产、管输、零售环节相互独立以及充满竞争的市场结构还很远。而此次中石油“腐败窝案”的爆发,无疑会成为推进天然气改革的一个契机。

  中石油的管道业务被拆分出来,是打破天然气企业纵向一体化垄断的关键一步。因为中游的管道业务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如果设立一家独立管道运营公司,负责全国主要管道的建设、维护和运营,有利于避免捆绑式销售,增强市场活力。在设立独立管道公司的同时,应对管道公司加强监督,保证管道公司无条件向上游生产商和下游配售商开放。

 随着中石油“腐败窝案”爆发,要求打破中石油垄断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据媒体报道,中石油整个天然气管道业务将收归国家管理,一个可能的方案便是,成立专门的国家天然气管道公司。这意味着中石油在天然气领域的上、中游并向下游蔓延的纵向垄断将被打破,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有望提速。

  此前,中石油天然气管道业务独立曾被多次讨论,但各方意见难以统一。此次中石油腐败窝案的爆发成为中石油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据媒体报道,最近一个月,国家发改委多次召集石油公司的代表开会,重点讨论将中石油的管道业务收回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进一步理顺天然气管输价格。

  目前,中国天然气上游的开采和中游的管道建设运营集中于三大石油公司,特别是中石油,全国约90%的天然气管道由其运营,可谓一家独大。

  近年来,中石油凭借着对西气东输等管道的垄断,以未来气源供应量作为砝码,与途经各省市进行战略谈判,力图将沿线城市燃气分销网络纳入其版图,强势进入下游市场,在产业链上、中、下游一体化的推动下,对气源和管网的垄断进一步加强。

  中石油在天然气管道业务上一家独大,使得天然气管道的规模经济难以发挥。据媒体透露,当年中石化在开发四川普光气田和川气东送管道工程时,有一部分管线与中石油的西气东输二线(即中石油武忠线)重合。中石化本想利用这段重合管线,但最终两家没有谈拢,中石化只好重复建设另一管道。此外,随着近年来煤化工业务的发展,管线垄断的弊病也开始被放大。大唐集团在内蒙古开展的煤制气项目,原本希望能够使用中石油的管线,但却遭到中石油的挟制,大唐集团最后不得不花费百亿元自建了管线。

  中石油一体化的纵向垄断,不但导致天然气管道利用效率低下,而且也使得天然气产业的市场结构难以形成,影响到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从国外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来看,不进行天然气产业结构的市场化改革,天然气价格改革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例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掌握着天然气管道,同时又是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在这种一体化的天然气供输格局下,俄罗斯政府虽然试图放开价格管制,引入竞争,但效果并不理想。与此相比较的是英国天然气集团(BG),这家曾经作为产、运、销以及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公司,长期垄断天然气市场,导致天然气产业缺乏活力。但自1997年以后,英国彻底打破了BG上中下游纵向一体化的垄断,BG被一分为三,形成了天然气生产、管输、零售环节相互独立以及充满竞争的市场结构,使得英国的天然气供应稳定增长,产业得到健康发展,消费者也得到了实惠。目前,英国的做法已被其他国家在进行天然气产业改革时效仿。

  现在,我国天然气市场化程度和天然气定价机制开放程度都比较低,天然气出厂价、管输费和城市燃气费都处在政府的管制下。为了推进市场化,2011年年底,我国在广东和广西两地推行天然气价格改革,用“市场净回值定价法”取代“成本加成定价法”,建立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定价机制。2012年,我国多个省市纷纷开展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为我国全面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垄断格局影响到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距离天然气生产、管输、零售环节相互独立以及充满竞争的市场结构还很远。而此次中石油“腐败窝案”的爆发,无疑会成为推进天然气改革的一个契机。

  中石油的管道业务被拆分出来,是打破天然气企业纵向一体化垄断的关键一步。因为中游的管道业务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如果设立一家独立管道运营公司,负责全国主要管道的建设、维护和运营,有利于避免捆绑式销售,增强市场活力。在设立独立管道公司的同时,应对管道公司加强监督,保证管道公司无条件向上游生产商和下游配售商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