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市萧条 内蒙古欲借风电“逆袭”
添加时间:2013-09-22 10:25:57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煤炭市场寒意弥漫、风力发电“有电无市”、光伏市场遭遇“双反”,大环境的“不景气”,让内蒙古能源企业倍感压力,而此时的新能源成为他们改变现状的救命稻草。9月6日,第五届内蒙古国际煤炭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暨国际风力发电产业博览会,将“转型跨越、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作为博览会主题。作为能源大省的内蒙古,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近300家企业。他们的目标统一,就是在这个能源大区中寻求合作,让新能源更广泛地开展。
煤炭转型升级
2013年前7个月,内蒙古煤炭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近一成。
自治区煤炭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内蒙古全区超两成煤炭企业停产,以民营煤矿为主导的鄂尔多斯东胜区开工率不足50%。
“现在的矿区非常萧条,人员稀少,堆积的煤却很多,与往年车来车往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现在我们的煤矿只开了三分之一,因为没有市场都不敢多开采。”鄂托克旗乌任都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永平说。
煤炭市场的寒意并未退去。传统的煤炭粗加工的生产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内蒙古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内蒙古西北煤炭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张永峰表示,以前的煤炭都是点对点、面对面的销售,以至于煤价出现暴涨暴跌,需求和产供销的不平衡。“现在的电子交易就可以让煤炭的交易更加‘透明化’。”
整体经济大环境的低迷,各行各业都有影响,而煤炭的影响最大,对于这种情况,煤炭资源的转型升级就成为了企业的重点。“现在公司主要依靠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不用再将煤拉到外地发电,而是直接就地转化为煤基活性炭,也就是吸附剂,这可以用在自来水和污水处理。今年已经开始试车了,现在一年的投产预计在2万吨/年,现在已经有公司有意向找我们合作了。”谈到转型后的首份合约,刘永平喜悦之情难以掩饰。
“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绿色煤化工等等,这些都以煤炭为基础原材料,然后进行深加工,这改变了以前粗放式的应用。那时煤炭形势好坏对于企业基本没有太大影响。”刘永平说。
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是“8337”发展思路之一,这一主体思路,似乎让煤炭企业又看到了希望,让煤炭的转型和升级更加富有生命力。
风电、光伏“大转型”
在本次博览会上,湘电集团公司和通辽市人民政府、开鲁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通辽市投资建设兆瓦级风机制造公司。
与此同时,光伏行业期待已久的光伏发电补贴细则也在日前出炉。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将全国分为三类资源区,分别执行每度0.9元、0.95元、1元的电价标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按照发电量进行电价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度0.42元。
两大利好消息,给内蒙古的风力和光伏产业带来了生机。
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文理表示,内蒙古有丰富的风优势和资源储备,市场空间和建设条件都非常好。内蒙古作为风电开发的主要基地之一,下一步他们的目标就是将风机推广到内蒙古。
“补贴的出台要高于预期,这样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中环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项目开发经理刘帆说。
在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内蒙古资源条件上都有很大的本钱。记者了解到,内蒙古和天津就能源合作达成协议,双方将推动蒙西至天津南、锡林郭勒盟至江苏特高压输电通道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17年,内蒙古实现向天津送电总计3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