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潘家华:建设低碳城市应该转换思维方式

添加时间:2013-09-16 09:19:16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如何建立中国的宜居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和环境的安全如何协调?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未来的峰值在何处?如何成为国家战略的生态文明抓手?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研究所所长、BMW中经智库专家潘家华在接受专访时一再强调,建设低碳城市必须要跳出低碳本身,低碳城市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其实是思维问题、规划问题。中国要尽快尽早达到碳排放的峰值,之后将是缓慢下降的过程,但这需要国际国内各方综合协作,对中国是挑战更是机遇。

  问:中国现在提倡生态文明,你认为建设低碳宜居城市的关键点在哪里?

  潘家华:首先城市体系的建立规划,合理的空间格局和数量结构对低碳宜居至关重要。如果我们的城镇体系是不理性的、不合理的,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高碳的。

  比如现在超大特大城市的过度膨胀,交通的成本和基础设施的维护成本只能是高碳的。如果我们在中国的西部再扩大城镇化的规模,西部本来就缺水,城镇化的扩大更会使水资源的利用紧张,因此,这种格局本身就造成了一种锁定效应,导致了高碳的后果,并且是难以逆转的。这需要政府在区域发展的管理规划中必须要做相应的调整。比如日本早些年就曾经有过资源分散化计划,以降低能源的消耗,这都是值得借鉴的,因此,低碳城市必须要跳出低碳本身,低碳城市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其实是思维问题、规划问题。

  问: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碳排放最多的国家之一,国际国内很多人都在关心中国碳排放的峰值将在何时达到,对此你的测算是什么?

  潘家华:40年以前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只占世界的不到6%,20年以前也只有世界的10%,现在已经接近30%。从人均碳排放水平来看,40年前中国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20年前是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现在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30%,呈现出非线性的指数增长,这样的增长有没有一个峰值?

  当然,国际上和国内的很多人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的气候峰会上,很多国家也要求中国明确表示什么时候是峰值?我们现在有几个参照点可以观察中国的碳排放峰值,其中一个参照点是美国的指标,中国现在的人均碳排放大概是7吨左右,欧盟日本大概是10吨,美国是18吨。但美国在过去的10年中,能源消耗总量没有增长甚至还略有下降,德国在过去的10年中能源消费的绝对量下降10%,中国和印度则属于飙升的时期,这是由各国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的。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沿海地区已经进入后工业化地区,在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中国工业总量增长的空间已经不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业领域的碳排放已经到峰值了。但工业的碳排放达到峰值后,伴随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而引发的碳排放将是一个缓慢的持久的上升阶段。 
       目前,发达国家工业的碳排放占总量基本上都是30%不到,其他生活类的碳排放要占到40%,而现在中国工业的碳排放占75%,基础生活的碳排放占13%,交通占12%,以后的趋势是工业的碳排放会下降,建筑用能、交通用能等等会缓慢并且大规模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碳排放的峰值到底在哪里还不能确定,可能的情况是从快速增长到平稳增长大概在2020年前后,但平稳增长还会持续多少时间依然难以确定。

  但是不论进展如何,从中国的能源安全来看,还是需要中国的能源消耗尽快达到峰值。能源使用结构的转型不仅是必然,甚至处于加速的过程中,碳排放的峰值是越早越好,我的估计是2025年前后会达到峰值,能源消费肯定会继续增长,但应该是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消费的增长,这取决于几个方面,第一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国际社会对中国技术的合作和援助;第二是消费模式的转变;第三是政策选择,除此之外还有技术的进步等等,是一个各方面综合的结果。当前,中国政府遏制碳排放快速增加的决心非常大,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但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也无比艰巨,所以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对节能减排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