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能源带来环保经济新生活
添加时间:2013-09-09 11:50:16
来源:国际新能源网
“大风车转起来,新能源输出来”,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洁白的风车成为一道道风景线,将风能转化成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在地处北疆的内蒙古,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不断向纵深发展,一幅波澜壮阔的新能源画卷正徐徐展开,一个新能源的时代逐渐步入公众的视野,影响每一个内蒙古人的生活。
城市未来融入绿色能源
从2011年开始,“新能源客车”字样的公交车开始渐渐出现在呼和浩特市的大街小巷,首府市民开始慢慢接触到新能源汽车的概念。随着PM2.5指数的攀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断提速,目前,400多辆新能源公交车跑遍首府,不久的将来,首府的公交车将逐步更换为新能源公交车。
63路公交车司机云钢驾驶的就是一辆新能源公交车,他向记者介绍了新能源公交车的原理:“起步用电,运行当中使用天然气,时速低时就会用电运行,在不踩油门自动溜车时通过滑行充电。我的车只有4组电池,有的厂家生产的新能源车电池更大。”云钢发现,新能源车比以前的车辆好起步,操作方便,噪音小,不过遇上堵车时用电量就大了,首府堵车时段多,耗电很快。公交公司金隅时代城停车场的车队长张立松告诉记者:“我们停车场内有50辆新能源车,新能源车环保,排污量少,不足之处就是维修不太方便,因为这些车辆引进时间不长,也都还在摸索运行当中,技术上也还在不断的改进中。”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不断改进,而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燃料,也在不断变革当中。
呼和浩特市煤炭经营行业协会聚集着100多家煤炭企业,往年,这些企业因煤而兴,如今,煤炭企业正努力向着绿色清洁能源企业的方向前进。去年8月26日,该协会的多家成员单位出资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物流有限公司,购置了200辆使用清洁能源的重型卡车。
“传统运煤车用的是柴油,我们的重卡运煤车用的是清洁的新能源,柴油卡车冒的是黑烟,我们的重卡运煤车排出的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呼和浩特市煤协新能源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孙维汉对自家的新能源重卡不吝赞美。
孙维汉说:“现在的新能源公交车使用的是气态天然气(CNG),我们使用的是液态天然气(LNG),同样排量,同样工况的公交车,使用LNG作为燃料,其燃料成本可降低10%~20%;一辆CNG公交车每天要加两次气,每次行驶175公里,而LNG公交车每两天加一次气,每次行驶450公里。除此之外,LNG安全性更高,其低温的特性决定它本身是不易被点燃和发生爆炸的,在运输过程中,也不必担心发生泄露,因为它能迅速蒸发,不会有任何残留。LNG新能源比汽油、柴油的综合排放降低约85%,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吨,可实现PM2.5零排放。”曾经被称为“傻大黑”的煤炭工业从业者,做起了“高精尖”的新能源,算起了精细的排放账。
提起未来,孙维汉信心满满地表示,他们要优化整个呼和浩特市公共交通的能源结构。“我们已经和玉泉区签约,将在裕隆工业园区打造年产70万吨LNG循环经济全产业链,目标就是把呼和浩特市所有燃油和燃气的公交车、工程机械车、出租车改装成液态天然气车,实现全市公共交通用车的零排放。”孙维汉告诉记者。
美丽新农村“风光”无限
香蕉树、椰子树、高山榕、棕榈树,如果是在热带雨林,见到这些树种也许不足为奇,但是如果在呼和浩特市的周边的农村,看到这些树长在一起,却让人大开眼界。9月4日下午,记者在位于赛罕区金河镇舍必崖村的都市现代农业园区热带雨林展馆里,真实地看到了这些树种,还呼吸到了热带雨林特有的闷热潮湿的气息。
据该园区项目监理宋文军介绍,园区全部建成后,市民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农科奇观、水耕蔬菜等展览,还可以领略南国风情和热带雨林,园区通过调节温度和湿度来模拟自然气候,消耗的所有电能,均来自园区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这套装置,不但可以供应整个园区的电力消耗,还具有向外输送的能力。
在舍必崖村,新能源的利用已经融入新农村建设中,改善着农村的能源结构,让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绿色环保。舍必崖村委会办公室主任潘来旺指着头顶上的风光互补新能源路灯告诉记者:“这些路灯自从安装以后,使用一直很稳定,不但减少了能源消耗,还为村里省下一笔电费开支。”
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香岛万亩生态光伏设施农业项目也在建设当中,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个大型太阳能光伏农业科技集成项目,该项目中,太阳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包括利用太阳能补光、诱虫杀虫、消毒灭菌、太阳能集热供暖、温水灌溉、农业立体化种植等。新能源在农村的广泛利用,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科技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