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中缅合资密松电站呼声渐起
添加时间:2013-09-04 10:20:17
来源:国际电力网
走进缅甸北部山区农民吴昂班的新家,客厅正面墙上与家人照片并排陈列的一个印有英文“10万缅元”字样的白色信封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他的大女儿今年夏天考上大学后,兴建密松水电站的伊江上游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向其颁发的奖学金白信封。今年55岁的吴昂班说,没想到密松电站建设已经中断了将近两年,这家中缅合资企业却一直坚持扶助他家的日常生活,最近公司还组织留守员工捐款给自己的女儿发奖学金,希望这个能够给当地人带来实惠的项目早日重新启动。
缅民期待项目重启
两年多以前,吴昂班一家11口人按照缅甸政府移民安置计划,告别了密松电站坝区的茅草屋和近乎刀耕火种式的生活,带着690万缅甸元(1元人民币约合159缅甸元——本报注)补偿款,搬迁至伊江公司出资兴建的昂敏达移民村。新居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小楼,不仅通了自来水和电,而且添了一台彩色电视机,这些都是伊江公司免费提供的。移民村还新建了缅北农村设施最好的高中和医院,上学、就医无需出村。大儿子受聘在电站工地驾驶渡船,月薪8万缅甸元,相当于当地教师的收入水平,加上吴昂班夫妇种地、打工的收入,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
然而,就在他们为过上新生活而高兴时,缅甸政府突然以尊重民意为由宣布这届任期内搁置密松电站项目,致使电站建设陷于停顿,原本主要依靠电站项目为生的一家人变得一筹莫展。同样陷入困境的伊江公司不仅没有停止向移民提供免费水电,而且还派人送来了口粮、稻谷种子和化肥,又把“下岗”的大儿子安排到村饮水站工作,月薪依然是8万缅元。
在密松电站被叫停两周年之际,伊江公司总经理李光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始终相信密松电站是一个双赢的项目,所以,遇阻以后,公司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本着为缅甸政府分忧的原则,继续做好移民稳定工作,使已经从坝区搬出的2100多名移民实现“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
同时,他们吸取以往“只做不说遭人误解”的教训,通过举办座谈会、参加对话、走访移民、接受媒体采访等各种方式,不厌其烦地向缅甸民众宣介水电基本知识和密松电站的详细规划,以消除当地民众的误解。
今年7月,他率领多位专家专程赴仰光、密松等地,与当地学生组织和媒体开展对话。此外,他们还组织人力优化电站设计,以期在项目重启后进一步减少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工期,尽量将项目搁置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中缅合作开发水电
缅甸长期缺电,全国75%的人口至今为无电而困扰,6万多个村庄中有近5万个尚未通电,仰光、曼德勒、密支那等主要城市也不得不限时供电。其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到2.5%,大大低于世界70%的平均水平。2001年,缅甸政府推出了一项大规模利用外资开发水电资源的计划,其中就包括在密松修建水电站。在与日本、泰国等国投资商接触无果后,缅甸把目光转向中国。
2006年10月,缅甸政府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正式邀请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参与开发缅甸伊洛瓦底江、钦敦江等多条河流的水电资源。经过调研,中电投最终决定开发伊洛瓦底江上游水电项目。
2009年3月,中缅两国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缅甸水电资源的框架协议》,明确将合作开发伊江上游水电项目纳入两国战略合作范围。随后,中电投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缅甸电力部、缅甸亚洲世界有限公司合资在缅甸内比都注册成立伊江上游水电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共同在伊江上游兴建7座梯级电站。
这7座电站均位于缅甸北部克钦邦境内,毗邻中国云南,总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1100亿千瓦时,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项目采用BOT/JV模式开发,建设期15年,每个电站的特许经营期50年,特许经营期满后将项目无偿移交缅甸政府。合作期间,缅甸政府将从伊江公司获得10%的免费电量,约合每年110亿千瓦时,超过缅甸2011年度全国总发电量。其余90%的电量将优先卖给缅甸,缅甸消纳不了的部分则销往中国。
合作典范突遭搁置
密松电站是这些电站中最大的一座,装机容量600万千瓦,总投资36亿美元,2009年12月率先开工建设,计划于2017年首台机组发电。
由于得到两国政府大力支持,项目进展十分顺利,被称为“两国投资合作的典范”。中方先后投入近70亿元人民币,用于前期准备工作。截至2011年9月,密松电站坝区移民全部完成,共耗资2500万美元,通路、通水、通电、通信和场地平整施工全面展开,场内道路、水厂、油库等工程初具规模,坝下游跨江大桥正在加紧施工。为密松电站建设配套的小其培电站已经竣工。
期间,缅甸总统吴登盛先后两次来到密松电站建设现场视察,敦促加快进度。出人意料的是,2011年9月30日,吴登盛总统突然致信议会,宣布这届政府任期2015年届满之前搁置密松项目。
这样一个由缅甸政府招商、履行了双方严格法律程序、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的国家间项目,何以突然被缅甸单方面叫停呢?缅方官方正式给出的理由是尊重民意。
据当地媒体报道,所谓民意主要是指来自少数民众和非政府组织的反对声音。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不满意90%的电量输往中国,缅甸受益太少;二是害怕大坝蓄水后破坏生态环境;三是担心大坝因地震等因素损毁导致洪水泛滥。
“其实,这都是误解,反对者大多不了解情况。”伊江公司副总经理郭庚良无奈地说。
郭庚良解释说,缅甸获得的直接收益除了10%的免费电量外,还包括15%的免费股权和税收收入,共占60.7%,而中方的投资收益只占39.3%.此外,特许经营期结束后,电站将无偿移交给缅甸政府继续经营,按照电站100年的设计寿命,缅方还将获得50年的全部经营收入。
“中国同意购买密松电站90%的发电量,是因为伊江上游水电项目全部建成之后,年发电量将达到1100亿千瓦时,缅甸根本消纳不了。这实际上是中国为缅甸电力提供了市场保障,是在帮助缅甸。”他说。
关于生态环境,郭庚良说,早在项目规划之初,就委托中缅两国100多名专家进行了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结果显示淹没区内原生植被比例极小,淹没的陆地面积仅占全流域面积的1.4%,不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而且,水库蓄水后,汛期平均流量将减少3.5%,枯水期平均流量将增加16%,将有助于遏制出海口的海水倒灌。
至于大坝安全,郭庚良说,密松电站采用抗震性能优越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型,抗震设计标准按9度设防,高于在中国已经受了四川汶川大地震考验的紫坪铺电站的7度设防标准。缅甸政府组织了瑞士、日本等国际知名的咨询机构和专家反复论证,都认为密松电站不存在地震安全性问题。密松电站大坝防洪标准按1000年一遇设计,1万年一遇校核,防洪能力远远高于有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将大坝下游40多公里处的密支那市的防洪能力由目前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两年来,许多组织和相关人士对导致项目被搁置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思考,发现个中原因错综复杂,莫衷一是,仅用缅甸国内民意来解释难以令人信服。有人认为是缅甸国内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有人相信与缅甸政府和地方武装之间的冲突有关,还有人提出是利益分配不公使然,更多的人则倾向于认为西方势力的介入和缅甸新政府的政策取向才是主要因素。中缅多位学者指出,因所谓民意而叫停密松电站,其实是缅甸进入转型期后,新政府为了展示“民主”意愿、争取西方取消对缅甸的长期制裁、拓展与西方合作,而向西方作出的一个示好姿态。
单方叫停多方受损
密松电站项目的搁置对中缅双方均造成了巨大损失,对缅甸未来发展的潜在负面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作为投资方的中电投。70亿元前期投资前景难料自不待言,这些资金的财务付息和人员维护费一年至少需要3亿元,项目暂停之后无法通过滚动投资来偿付。同时,公司还将面临供应商、施工单位等有关合同方巨额的违约索赔。此外,专为电站配套兴建的道路、桥梁以及小其培电站设备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将来如果重启需要大面积维修。
缅甸方面的损失更为惨重。
首先是移民的稳定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按照原计划,项目现场施工需要的4万人中有3万人要在缅甸当地聘用,项目所带动的服务业也需要大量劳力,而全部伊江项目的移民总共只有1.8万人,移民中的劳力可以全部在电站建设过程中就业。如今项目暂停,许多移民生计无着,只能靠伊江公司提供的口粮度日。
其次,重创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本是缅甸外资主要来源的中国投资者望而却步,西方投资者也未如期而至,缅甸直接利用外资直线下滑。今年3月在仰光举行的缅甸投资峰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外国对缅甸的直接投资已由2010-2011财年的200亿美元峰值降至2012-2013财年的14.9亿美元。
第三,经济收入受损。据专家测算,密松电站每停建一年,缅甸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会损失50亿美元,两年就是100亿美元,而缅甸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00亿美元。
第四,国家电力发展减速,进而可能影响其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3倍目标”的实现。密松电站暂停之后,因担心遭受同样命运,缅甸境内近50座在建的外资水电站自行停工,至今仍在观望。
缅甸工业协会能源和环境组主席吴吞奈昂说:“即使2015年政府换届后能够重启密松电站,缅甸的电力发展也要推迟至少5年。”
国际环境有利重启
面对搁置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中缅双方许多相关人士在深表惋惜的同时,纷纷表达了早日重启密松电站的愿望。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金洪根说,密松电站是两国之间的合作项目,恢复建设符合两国利益,双方应尽快建立协商机制,从政府层面推动项目重启的相关工作。
长期致力于推广清洁能源的吴吞奈昂说,虽然缅甸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但成本较高,缺乏煤炭的状况又使得缅甸无法大规模发展火电,而水电资源丰富又清洁,是缅甸电力发展的最好选择。
他认为,随着一些国际组织对水电重新表示认可,国际大环境越来越有利于密松电站的重启。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摈弃水电投资的世界银行,近期就恢复了对水电项目的贷款。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说,希望通过重启大坝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在消除贫困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碳排放。
随同移民从密松坝区迁出的昂敏达寺住持德辛达不仅亲眼目睹了他所在的寺庙由狭小简陋到宽敞现代的“华丽转身”,而且见证了全村移民生活状态的惊人变化。他说:“密松电站能够推动区域发展,改善移民的福祉,我会为项目早日重启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