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上交所创始人尉文渊闪离华锐风电:遭清洗或避浑水?

添加时间:2013-08-07 08:03:5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2年8月的一个上午,华锐风电的股东大会在北京中关村文化大厦三层的多功能厅内召开,近70名股东代表坐在台下,主席台上是华锐风电近十名身着西装的高管。五分钟后,一位身着淡青色棉麻质地上衣脚穿布鞋的年近六十岁老者,手上拿着保温杯走到主席台上。“就像一个老人散步走到这里一样。”当时在股东会现场的一位华锐员工回忆说。

  这位穿着朴素的老者即是尉文渊,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始人,当时他的身份仅是华锐的投资人和股东。

  之后的一年间,尉文渊逐渐代替韩俊良成为华锐权力层最中央的人物,今年5月却迅速离开。尉文渊的好友、君万资本合伙人谢荣兴表示,尉勤奋实干,早在1990年创办上海证券交易所时会一个星期抽两三次到马路上找股民聊股市。离开上交所后虽然一直在做投资,但尉文渊喜欢实业,投资华锐后尉文渊自己创办了一家生产叶片的公司,“他研究每一道工序,研究工人怎么管理,乐此不疲。”尉文渊多年好友、东方汇富总裁阚治东说。

  华锐创始人韩俊良完全是另一种处事风格。韩注重大战略,对速度和规模有着极致的追求。韩俊良常常强调自己代表的是民族资本,会对在华锐外企供应商工作的中国员工说,“你们是假洋鬼子”。一个与韩俊良接触较深的人认为,当代企业家中,韩俊良最像的是振华港机创始人管彤贤。管彤贤59岁创业,后来带领振华港机在全球港机市场一骑绝尘。韩俊良在41岁创办华锐风电,曾在五年时间内将华锐打造成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风机制造商。二者都对民族企业有着很深的情怀。不同的是,与管彤贤相比,韩俊良似乎对财富和声名都有着更强的渴望。韩曾在华锐给自己开出858万元的天价年薪。

  目前来看,资本市场的传奇人物尉文渊和冒险激进的韩俊良都退出了华锐的权力层。今年5月华锐的新任董事长王原,是韩俊良在辞去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套公司”)法人职务后,当时接手成套公司的法人。成套公司先从德国弗兰德(Flender)引进1.5MW风机技术,再将技术转让给华锐时,都是王原在操办。和王原一起新近上任的华锐总裁刘征奇,是韩俊良在担任大连重工起重设计院院长时的副院长。在设计院时,韩俊良喜欢午休时“打滚子”(大连的一种纸牌类游戏),刘征奇往往配合韩俊良打对家。“打牌时老韩脾气大,刘征奇非常谨慎,打牌风格是这样,做人风格也是如此。”一位熟悉韩俊良和刘征奇的人士说。

  “王原和刘征奇都是韩俊良的绝对嫡系。”一位接近华锐的人说。

  伴随华锐核心管理层快速更替的是,财务数据依然糟糕。2013年一季度,风机制造业全面明显回暖时,华锐的净利润是-2.48亿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金风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425.52%,湘电净利润同比增长99.5%。

  更坏的消息是,证监会正在对华锐涉嫌虚增收入、虚转成本、虚增利润等问题进行调查。华锐风电已经从上市时90元/股的价格跌至4.6元/股,市值从900亿元跌落到现在的185亿元。 
       两次更迭

  早在一年前,华锐的状况已经不佳。2012年8月28日华锐发布的2012年半年报显示,华锐营收30.9亿元,同比下降42.04%,净利润0.25亿元,同比下降96.25%。当时与刚上市相比,市值已经缩水三分之二。

  两天后,2012年8月30日,尉文渊代替韩俊良担任华锐代理总裁,从投资人走到前台,开始参与华锐的经营决策。不过韩俊良依然保留华锐董事长的职位。

  “作为我们来说,我们把自己的身份确定的很清楚,我们是财务投资人,会充分尊重企业经营管理层,我们是不会轻易地跑到前台来的。”华锐早期的一名投资人表示,尉文渊之所以从担任代理总裁开始参与华锐的经营,是因为投资人的理念和此前执掌华锐的韩俊良冒进扩张的理念差异太大。“越是在困难时期,这些不同的思路越是体现了出来。”这位投资人说。

  2013年3月6日,华锐风电发出公告,自曝会计差错,将2011年净利润调减1.68亿。自查自曝四天后,3月10日,韩俊良辞去了华锐董事长的职务,由尉文渊接任。至此,尉文渊进一步加强了对华锐的控制权。

  “韩俊良辞职是因为曝出的财务问题,得有人买单。另一方面,资本方逼得也狠。”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起源于大连重工、核心管理层和执行层多数也来自大连重工的华锐风电,从创立初始就烙上浓厚的国企印记。“国企,特别是在国企工作习惯了的人,经营思路是大张旗鼓的往外拓展,讲的是规模。”一位华锐投资人说。

  在2005年到2010年风机制造商抢占快速扩容的市场过程中,韩俊良执掌下的华锐风电以速度和规模的优势迅速占据国内最大的市场份额。2008年,华锐以22%的市场份额高居第一,行业龙头金风的市场占有率则由2007年的25%下滑到18%,排名第二。

  韩俊良对供应商的供货时间和产品下线时间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然而追求速度是以牺牲一定的质量为代价的。与此同时,华锐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售后服务团队,在风机出现问题时采用人海战术来解决。“故障多,华锐售后服务团队可以快速上去,把问题给你解决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在两年半前接受采访时说。

  “韩俊良从大国企出来,也有他的优势。采取的策略是市场份额我先占,订单我通吃,有毛病我通改。”施鹏飞说。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