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油气管道安全运营也是生产力
添加时间:2013-08-06 10:12:42
来源:国际燃气网
经过三年艰苦建设,由中国、缅甸、韩国、印度四国六方投资的中缅管道于7月28日正式投产。这是继中哈、中亚、中俄管道建成后的又一条跨国油气管道。至此,我国初步形成了陆上东北、西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国能源进口方式,有力促进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然而,随着跨国天然气管道的输送量不断增加,跨国管道运输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管道能否安全平稳运行依旧是一个重要话题。
跨国油气管道里程长、范围广,涉及资源出口国、运输途经国和资源进口国等诸多国家和地区,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共同影响着管道建设和油气的安全供应。一般来说,跨国油气管道的风险主要来自地缘政治博弈、经济波动、社会动荡、运营管理协调困难等方面。
从地缘政治博弈角度来讲,世界各大国围绕能源为核心的斗争一直都在激烈进行着。在跨国管道修建过程中,各国对运输线路的争执与分歧就凸显出其背后的政治争夺,而非仅仅对经济利益的考量。马六甲海峡是中国能源运输通道的“咽喉”,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要地。中缅管道的建成,恰恰突破了这一困境,但中美之间的能源博弈仍将存在。俄罗斯为了增加自己国家的天然气出口,也会进行施压。日本与韩国也在尽力突破马六甲困境,从中缅管道收益中“分红”。
跨国油气管道的经济风险主要来自气源国天然气价格上涨、美元贬值、运输国国内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的管道运输成本费用的增加。中缅油气管道开通后,缅甸每年除获取作为股东的分红外,还将得到大量税收、土地租金、过境费、技术培训基金等费用。一旦缅甸国内经济发生波动,国内通货膨胀加剧,中国进口天然气的成本就有上升的风险,这也将对国内天然气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此外,跨国油气管道往往都会穿越安全局势极为复杂的区域。中缅油气管道从建设开始,就承受着巨大的安全风险。管道建成后,中缅管道项目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通过与缅方加强合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由突发事件而引起的天然气供应中断的风险,确保国内稳定供气,维持管道日常运行。
从跨国管道的运营管理角度来说,由于跨国油气管道里程长,涉及多个国家和区域,往往由不同国家的多个行政部门共同管理,管理协调起来难度非常大。另外,不同公司的管道运营规章制度也有所差异,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往往会因为员工违规操作和违章行为带来管道泄漏爆炸等一系列事故。因此,如何有效地整合各公司的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协调统一管理,并严格落实执行,仍是跨国油气管道各运营方需要重点突破的难点。
面对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和利益纷争,如何确保跨国油气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转变理念,把管道安全运营当作一种生产力。只有跨国油气管道的平稳运营,把天然气由上游市场输送到下游市场,天然气才能真正实现增值和价值传递。因此,应该转变思路,革新理念,把天然气的安全运输当作企业获取收益的动力而非负担,把跨国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营看作一个产业来用心经营。
其次,继续推进互利多赢模式。中缅油气管道是一项“四国六方”共同出资建设的国际化项目,其建设投产是互利多赢模式的成功典范。通过共同出资、利益共享、互利多赢的合作模式,把各参与方捆绑在一起,各方都为了自身利益尽力维护管道的平稳运行。下一步要继续强化这种合作模式,合理处理各种关系,落实各方责任,最终达到互利共赢、齐头并进的和谐局面。
再次,构建高效的国际协调机制。由于管道运输覆盖区域广阔,涉及多个利益方,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急需建立一套高效有力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各利益方的沟通与协调,明确处理应急事件的分工与责任,从而积极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和突发情况的发生。
最后,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管道运输安全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建设,制定配套的危机管理预案和应急处理措施;加大能源战略储备的建设力度,构建煤、气、油互动的战略动用协调机制;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对管道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严厉打击破坏管道运输的不法行为。最终,通过各方的不懈努力,确保跨国油气管道平稳运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