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沿河核电站投运 环保减排效益凸显
添加时间:2013-08-05 11:45:46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厂区三面环海,场地标高在海平面8米以上,处于完整、稳定的花岗岩基底上……作为东北首座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可谓集多种优势于一身。
6月6日,随着1号机组完成168小时试运行,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正式进入商业运行阶段,该机组日发电量达2400万千瓦时,可满足大连市四分之一的用电需求,减排效应相当于1.65万公顷森林。截至7月25日24时,辽宁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累计实现发电量21.87亿千瓦时。
国产化率高达75% 进一步提升我国核电装备制造能力
红沿河核电站由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和大连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按股比45%:45%:10%共同投资建设。“核电站的建设,克服了高寒地区核电建设的重重困难,更最重要的是,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5%,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核电装备制造能力。”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第一副总经理于长亮对记者说。
于长亮表示,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采用了中国一重集团大连基地制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台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由上海电气集团生产的蒸汽发生器,采用了国产应急柴油发电机,实现了非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国产化,提高了我国核电自主化水平和设备国产化能力。
此外,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采用的18个月换料、高燃耗下仍能保持良好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的先进燃料组件以及汽轮机布置3个低压缸等改进技术,提高了机组的安全经济性。红沿河核电站还在国内首次开展核电站海冰监测;红沿河核电站海水淡化项目,日产淡水1万吨,满足机组运行和基地员工生活需要。
核电站24小时“在线”体检 确保安全运行
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大到几百吨重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小到一个螺丝钉,都直接影响着核电站的安全。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安全质保部经理张义昌表示,日本福岛核事故后,红沿河核电站按计划完成了相关安全改进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机组应对极端灾害叠加的能力和安全水平。目前,红沿河核电站实行全天24小时“在线”体检,每台机组配备数千个检测仪表,它们实时监测各个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信息实时传输到主控室数字化控制系统中,一旦个别参数出现异常,系统会自行报警,提醒主控室及时按程序处理故障,稳定机组。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1号机组已投入运行。截至7月25日24时,累计实现发电量21.87亿千瓦时。
为便于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和掌握红沿河核电站生产运行情况,红沿河公司还将在官方网站开辟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可随时查阅红沿河电站周边环境监测数据和电站安全运行情况。“1号机组投入运行后,辽宁省、红沿河公司的环境监测数据未发现任何异常。” 张义昌说。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公关中心主任李丽娟则表示,红沿河核电站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增进对核安全的理解,在全国首家设立“公众开放日”,目前已接待140多批次、1.2万余名公众参观现场,并率先在辽宁红沿河两所中小学开通国内首门核电科普课,让学生们了解了国内外核电发展情况、核电安全性等知识。
环保减排效益凸显 相当于再造6.6万公顷森林
目前,辽宁红沿河核电站2、3、4号机组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号机组已完成热态功能试验,预计年底具备商运条件,3号机组将于2014年9月投入商运,4号机组将于2015年3月投入商运。一期四台机组全部投运后,年发电量将超过3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工程年发电量的1/3、2012年辽宁省社会用电总量的1/6、大连市2012年社会用电量的1.05倍。
“据测算,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红沿河核电站一期4台机组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1000万吨,相当于大连港一年的煤炭吞吐量;减排二氧化碳2400万吨、二氧化硫23万吨、氮氧化物15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长白山森林面积的三分之一或大连市新增森林面积6.6万公顷(占大连森林面积的14%),对优化辽宁省能源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于长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