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中欧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友好协议 确定最低价格

添加时间:2013-07-29 10:32:45 来源:国际新能源网 

        欧盟委员会27日发表声明称,中欧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友好协议。曾执意征税的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表示,双方就中国太阳能板在欧洲市场的最低价格达成一致。目前中欧双方均未透露这一价格,但法新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最低价格为每瓦特0.56欧元。欧盟官员透露,希望该谈判协议能在8月6日之前通过,届时具体细节将公之于众。采访到的国内光伏企业均表示对该协议满意,并称能够保证合理的利润。而欧洲媒体认为,这个协定避免了中欧贸易战的升级,令多数欧洲企业松了一口气。

     缓和中欧贸易争端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与中国双方同意的最低进口价格接近现货价。根据光伏交易平台pvXchange,双方同意的每瓦特0.56欧元接近7月欧洲市场的中国光伏面板现货价。报道称,若以2012年的水平为基准,中国将获准提供可满足约半数欧洲光伏面板需求的供应。欧盟2012年消费量为150亿瓦特,协议规定中国可提供70亿瓦特,超出部分则需缴纳47.6%的关税。

     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AFASE)的新闻联络官约翰纳西.尼斯克28日对记者表示,尽管最低价格还未透露,但希望欧盟不要提价,因为这会严重影响欧洲光伏安装和项目开发。自6月5日欧盟提出初步关税,欧洲光伏产品需求已经严重萎缩,导致部分光伏企业破产。

     德国经济部长菲利普.罗斯勒对中欧达成协议表示欢迎。他说,争端对整个经济关系都有损害。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成员丹尼尔。卡斯帕瑞对记者表示,中欧一天的贸易量超过10亿欧元,2012年,中欧双方的贸易额达4150亿欧元。中国是欧洲最重要、最紧密的贸易伙伴之一。“今年11月或12月,中欧投资协定就要正式开始谈判。我们之间应该更多胡萝卜,不要大棒。”

     中欧就此达成和解后,法国外贸部长妮科尔.布里克随即发表声明祝贺。她表示,“如今我们期待这一和解有助于中国方面结束对欧洲葡萄酒进行的反倾销调查”。法国“券商”网站认为,中欧就光伏贸易纠纷达成和解将会缓和中法在葡萄酒贸易方面的紧张气氛。

    但是,也有欧盟部分光伏制造商对协议不满意。德国在线媒体《德国经济新闻》称,欧盟在所有关键问题上都做出让步,协议达成的每瓦特0.56欧元大大低于欧洲光伏企业要求的每瓦特0.8欧元。欧洲光伏产业联盟主席米兰。尼奇克对这个结果表示不满,称其明显违反了欧盟的贸易法。欧洲光伏制造商协会——太阳能世界也表示,将向卢森堡的欧洲法院就这项协议提起上诉。

    中国企业获合理利润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秘书长孙广彬向记者透露,中国95家光伏企业自8月6日后,会获得对欧洲28个国家出口免关税的待遇,同时,欧洲企业也能够继续从中国进口高性价比、高技术转化率的光伏产品。孙广彬认为,此次争端使中国企业进行了一次深度调整,部分企业停产整顿。2009年至2011年,中国向欧洲出口光伏产品的企业有500家,目前只有不到100家能够获得零关税的资格。

     江苏辉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位于南京的一家中小型太阳能系统供应商。该公司董事长李容坤全程参与了对欧光伏产品出口的谈判。28日,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这次谈判的结果感到“相对满意”,特别是欧洲方面给了中国企业一个明确的时间点——8月6日后,通过中欧之间达成的“最低价格”,中国太阳能产品可以进入欧洲市场,不会被强行征收47%关税。李容坤透露,事实上,该公司目前已经中断给欧洲发货,因为企业无法承受“高关税”,也无法“赔本经营”。该公司现在考虑继续往欧洲发货,经过30天左右的海洋运输时间,中国的光伏产品就可以继续在欧洲市场上登陆。中盛光电集团总裁佘海峰也对记者表示,“此次设定的最低价格,能够保证中企的合理利润。”

     中国要发展内需市场

     中国清华大学经济外交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28日表示,中欧之间就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太阳能面板的价格达成“最低价格承诺协议”是双方努力与彼此妥协的结果。如果欧洲对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征收15%以上的惩罚性税收,那么,中国的光伏产品基本上就会都“撤出”欧洲市场了,因为无法维系其生产成本。这次谈判最终是避免了中欧之间的“双输”。此外,何茂春教授认为,在稳定住国际市场的情况下,中国商务部等有关核心经济部门需要规范中国内需市场,治理地方各自为政、变相实施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弊病,通过中国自身内需市场的发展来逐步对冲国际上的各种经济贸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