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展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与“十八大”提出的发展绿色革命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石定寰:有必然联系。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若想转变发展方向,首先应从高消耗的、高污染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可持续、绿色、低碳,并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发展方式。这里的核心问题是能源。化石能源以及能源的传统利用方式排放了大量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PM2.5、微细颗粒由化石能源产生已经成为路人皆知的公理。因此,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的步伐,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消费当中占有更高的比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和手段。“十八大”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所谓革命,就是要从各方面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令使用能源的方式、种类、结构都有所变化。把人类的能源基础从化石能源转变为可再生能源是能源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新能源革命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
记者:有人认为国家给可再生能源的优惠政策可能会拖累经济发展速度,您怎么看?
石定寰:确实会拖累一些GDP,增加一些成本,但反过来拉动了很多新兴产业,从正面效益看来,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完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会逐步降低,低到能够进入我们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例如风电开始时发电成本为7角多1度电,现在降到了4角1度电,接近于常规能源的发电成本,而如果把环境效益放进去,甚至成本更低。光伏发电在几年前还是7元多1度电,到2007年时是4元多1度电,这两年已经降到了1元钱左右。另外,可再生能源行业本身就是个产业,就能够创造GDP,这个产业在全国拥有几百万从业人员,是一个庞大的队伍。由于面向千家万户,需要做大量服务工作,设计、建设、管理、运维等制造业的下游产业对就业需求庞大。所以我们在看待事物时,有必要对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都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