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和风电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中国海上风电目前正处于示范性项目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然而,专家指出,由于海上风电开发成本高、风险大,中国目前还尚未形成合理的海上风电电价政策,实现"十二五"建成500万千瓦海上风电的目标尚非常困难。
不仅如此,尽管中国已经连续4年风电增量位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但风电产能过剩也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业内外有人忧心忡忡:风电产业会不会重蹈光伏“覆辙”成为“光伏第二”?
目标将难达到
在6月19日举行的“2013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暨展览会”上,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易跃春认为,中国开发建设海上风电拥有众多有利因素,包括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接近负荷中心、电力消纳能力强、海上风电的发电成本不断降低等。
据易跃春介绍,中国正积极开展海上风电开发技术准备、前期工作和示范项目建设,适时稳妥扩大海上风电建设规模,以特许权招标项目和试验示范项目建设带动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和设备制造产业升级,为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建设打好基础。
据悉,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建成的海上风电项目共计约39万千瓦,是除英国、丹麦以外海上风电装机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有17个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已获得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总装机容量395万千瓦,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市;还有28个海上风电项目正在争取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总装机容量850万千瓦。
而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500万千瓦。
尽管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虽然海上风电离负荷中心近,但技术门槛和成本还比较高,其投资成本目前约为陆上风电的两倍以上。而正在推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成本则是海上风电面临的又一新挑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表示,“海上风电上网电价若不能低于"市场红线",难以大规模发展”。
对此,易跃春认为,中国当前亟须明确海上风电的电价政策。海上风电开发成本高、风险大,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合理的海上风电电价政策。各主要能源投资集团因投资收紧,面对收益较差或不明确的海上风电项目难以继续大规模投入,导致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
除了电价问题,易跃春指出,中国海上风电建设的统一管理协调也有待加强。海上风电开发涉及多个领域,各部门对发展海上风电的认识不一,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实际执行管理标准不一,从而加大了海上风电项目前期的工作周期。“即使目前国家已批复前期工作的39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到2015年全部建成,实现"十二五"建成500万千瓦海上风电的目标也非常困难。”
据了解,目前中国海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论证许可、通过海洋环评、通航安全论证的周期一般需要两年以上。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政府已要求将新能源审批权下放给地方,这或许将加快审批速度。
产业或蹈光伏“覆辙”
尽管中国已经连续4年风电增量位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但风电产能过剩也是不争的事实。
据了解,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2011年1700万千瓦,2012年1200万千瓦,一条陡峭的“下降曲线”显示出风电产业正在遭遇“寒流”。而产能过剩也是不争的事实:2012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但产能却达到了3000万千瓦。于是业内外有人忧心忡忡:风电产业会不会重蹈光伏“覆辙”成为“光伏第二”?
对此,与会专家指出,应该以“两分法”来看待中国风电产业,产能过剩是客观的,但出路不会像光伏那样“悲壮”。
中国风能协会理事长施鹏飞认为,产能过剩是无疑的,但更严重的是风能市场的运作机制,现在的企业和部门都只顾眼前利益,他们看重的是自己任内的“成绩”,所以当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愈演愈烈时,一些劣质的风能设备通过低价竞争进入市场,为风能产业种下了“祸根”。
而在上海电气风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琦看来,现在风电产业是全面亏损,做得越多亏得越大。“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的话,整个产业都会崩溃。”
对于目前风电陷入的困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认为,国家相关部门应通过加速修建电网,让风电进入需求旺盛的地区,并尽快落实对风电的补贴等支持政策,让企业能够生成更强的应对能力,真正形成新兴产业的实力。
不过,上海电气风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孝龙对风电产业并不“悲观”。他认为理由有三:第一,光伏产业目前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而我国对风能的内需很强;第二,近年来,产业内“优胜劣汰”正在形成,一批质量低劣的厂家逐步出局,风电企业已从过去的80多家减少到30家左右,无论是整机厂还是零部件供应商都面临着整合;第三,风电投资不像光伏那样需要引进整条生产线,它属于“订单经济”,整机都是由齿轮箱、电机和叶片组成,所以“门槛”不高,而除了厂房其他投资都不大,这种产业结构不会造成大规模的积压,厂家“另谋出路”转型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