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碳价机制一直以来都受到反对党和部分商界议员的非议,但它是澳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之一。如今一年过去了,碳价机制成效如何?
远非反对党领袖Tony Abbott所预期的“绝对性的灾难”或“破坏性滚动雪球”那样,澳大利亚的经济仍停滞不前。无论对碳价持忧虑或恐惧态度,人们都应就此翻开新的故事篇章。虽然人们可能会将经济形势变化归结于碳定价,但其他多项因素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澳大利亚的经济体系错综复杂,碳定价仅仅是其中一项影响因素。
事实上,碳价机制是被设计为以相对平缓且非破坏性的方式影响经济生活的,它应随着商业活动逐渐适应这一机制而缓慢地发挥作用。其真正的效果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显现,将影响到电力等行业内的长期使用的基础设施。碳定价应在未来数十年内提供适度、有力且不断加大的影响力,以推动经济改革的完成。
电力行业是碳定价必须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当前澳大利亚超过1/3的排放量来自占主导地位的煤炭发电。当更深入了解,碳定价方案是一个长期机制且不可能即可收获成果,探究该机制在过去一年的可能影响就比较耐人寻味。
据统计,2012至2013年来自国家电力市场(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覆盖了澳洲约80%的电力供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前一年减少了7%,但这一降幅大多源于同一时期需求量的减少(5%)。而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可能包括屋顶太阳能安装量增加、电力价格升高(因不断上涨的网络价格所致)、
节能奖励措施等等。过去一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显著增加也为
减排工作贡献了不少,其中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在这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影响比碳定价机制大)贡献较为可观。
图1 按地区和排放密度排列显示2012-13年间规模最大的几个发电厂的年发电量变化(%)
虽然碳定价在减碳方面的效果可能相对较小,但调度令已显现了重新配置迹象,这反映在过去一年每个发电厂的总发电量上。图1显示了2012至2013年间规模最大的几个发电厂的年发电量变化(%),按地区和排放密度排列。结果表明,褐煤发电厂Hazelwood和Yallourn等排放密集型发电厂的发电量普遍有所下降,相应地,Tallawarra和PelicanPoint等排放量较低的煤气发电厂以及黑煤发电厂发电量却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