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公司回应暴利质疑:民用气业务根本不挣钱
添加时间:2013-05-07 11:38:08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3月以来出现部分城市民用天然气涨价后,公众对涨价理由和燃气公司“暴利”的质疑,专家学者对气价改革进展的不满,让国家发改委、地方政府和地方燃气公司再次陷入争议的漩涡。
或许,通过燃气公司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看似纷纷扰扰的国内天然气市场。
民用气业务:占用八成的总成本,利润为负
2002年,外资被允许进入内地燃气市场。香港燃气业的老大——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下称“中华煤气”,00003.HK)适时出手,在内地成立港华燃气有限公司(下称“港华燃气”,01083.HK),将天然气管线遍布在100多个城市的地下。
根据上市公司财报,2012年,港华燃气的营业额为51.83亿元,同比增长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亿元,增长18.6%。
2003年10月,济南市管道煤气公司和中华煤气合资成立济南港华,当地政府以51%控股,中华煤气占有49%股权。按照城市的特许经营许可,燃气公司必须承担许可区域内的燃气供应,保障民用和工商业用气的供应保障和安全。经过了6年亏损期后,济南港华已经连续4年盈利,济南市近100万用户也用上了管道天然气。
“当时,国家刚刚放开外资对城市管道天然气的投资运营,在这个背景下,各地政府对外来资金有着特别的渴望。在那个年代,西气东输等各大天然气长输管网建设才刚刚开始,各个大城市的国有燃气公司多处于亏损状况,大多中小城市还没有管道燃气,所以,很多城市需要燃气管网的建设资金,城市燃气管网的配套、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济南港华总经理孙学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华煤气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进入的内地市场。
本世纪初,中国城市燃气分销市场与境外完全不同。香港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市场化,据孙学军介绍,天然气终端价是以燃气热值进行计算的,每立方米的价格是内地的两到三倍。而在西方国家,民用气往往与工商业用气价格相当,或者更高。而内地燃气市场价格属于政府管控,价格是政府根据成本加成的方式决定的,而每一次价格调整都是政府说了算。所以,民用气并不是外资看好的板块。
2003年到2009年,济南港华处于城市燃气管网的投资和改造阶段,这方面投入较大,公司一直亏损。而且“企业需要接纳原来国企的员工,负担较重”,孙学军说。所有的城市燃气公司都一样,往往投入了大部分的成本在民用户服务上,而大部分的利润却来自于工商业用气。
截至2013年,济南港华已经发展成为有800多名员工的燃气公司,其中80%的员工是在为民用户做上门燃气设备初装、维修、抄表和客服。孙学军说,“八成的运营成本来自民用户服务,但是民用气板块却不贡献利润”。
2010年,济南民用管道燃气价格进行调整。民用管道天然气每立方米从2.4元涨到2.7元。
在孙学军印象中,2010年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是港华进入济南市场后的第一次价格调整。“天然气从门站出来经过城市管道配送,民用天然气的气价成本约为每立方米2.0~2.3元,再加上人工、管理成本以及城市管道改造等费用,民用天然气板块是亏损的。”孙学军坦言。
工商业用气是主要利润来源
过去几年,我国城市燃气大多处于投资建设期,城市居民用户新增量较大,燃气设备初装费成为燃气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孙学军认为,未来,燃气公司的燃气销售和服务才是比拼实力的地方。
2009年,济南港华开始盈利,并且运营状况一年好过一年。在前期的亏损阶段,济南港华需要配合市政道路的建设,不断投入资金修筑新的管线,并进行引进新气源的大额投资。这些都为济南港华今天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而且,我们在工商业市场拓展上取得了很好的突破。”孙学军说。
“投资项目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工业用气市场的潜力如何,这直接决定着燃气项目投资收益的好坏。”孙学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0年前,港华燃气进军内地时,也是将工商业用气作为未来的盈利点。“燃气公司要可持续发展,主营业务必须做到良性发展”,现在济南港华的主营业务就是盈利的。
截至2012年底,济南港华建设的城市燃气管线已达1900公里,预计2013年济南港华的燃气销量达1.4亿立方米。由于济南市的工业并不发达,目前,济南港华民用气销售量约占总销量70%,工商业用气大约只占30%。
从济南天然气销售来看,工商业用气的终端价为每立方米3.61元,比民用气贵0.91元。一般情况,按照工商业用气和民用气统一的门站价(2.0~2.3元),管道运输成本大约0.5~0.8元,工商业用气的毛利率可达到25%左右。
根据港华燃气财报,2012年,港华燃气的管道燃气销售量为53.2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3.9%,其中,工业售气量占58.4%,商业售气量占16.8%。其中,利润率较低或是亏损的民用气只占24.8%。
未来的增长空间取决于政府
在过去几年,随着济南市城区的民用燃气使用率越来越高,城市燃气新增用户越来越有限,每年大约只有几万用户的增量。城市燃气公司的增长点在哪里?
孙学军最近在研究国内几大燃气公司的运营管理。他认为有两个市场值得关注。
第一,环境改善性的清洁能源利用市场。据了解,2010年,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耗总量的24.1%,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比重只有4%。201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城镇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城镇燃气供气总量约1782亿立方米,较“十一五”期末增加113%;城市的燃气普及率达到94%以上。
孙学军说,“去年以来,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我们对‘十二五’期间气量翻番的目标不是那么乐观。只从济南来看,我们也有机遇和挑战,GDP增速放缓会影响我们的燃气经营和气量销售,包括房地产市场增速放缓会影响燃气设施配套的收益”。
第二,车用能源市场。目前,不仅仅是部分城市出租车,一些重型卡车也在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当前济南市只向公交车和出租车开放天然气供应,私家车等其他车辆还不允许改装使用天然气。
为了推动未来以车用液化天然气取代柴油,目前,国内地方燃气公司正在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天然气生产企业筹备建设大型能源储备基地,储备和供应车用液化天然气。
无论是车用能源市场,还是清洁能源替代市场,增长的空间都取决于政府的调控。
2012年春节前后,济南市有关领导也在不同会议上提到要用天然气取代燃煤,济南港华也在和一些热力企业合作,推动用天然气逐步取代燃煤。“比如,热电厂在用了天然气取代燃煤之后,成本增加并亏损,如果财政又没有补贴的话,它们肯定不会再使用天然气了。”孙学军说。
燃气市场的管控非常严格,无论气价、管网铺设,还是安全、服务的标准要求,方方面面都受到政府的管控,或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因为天然气价格受国家控制,如何调整能让清洁能源有相对优势,未来这种机遇能否成为现实,都取决于国家发改委对气价的定位。”孙学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