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页岩气“井喷”背后的能源与环境思考

添加时间:2013-04-10 13:23:21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富煤缺油少气”是对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的基本共识,这句话的含义在目前形势下可能要发生一些变化。回顾过去,所有的能源短缺问题,基本都是基础设施不足(包括开采与运输)、价格体系(比如煤炭价格结构性压低,打击供应而鼓励消费)与管理体制(僵化的规划体制,“命令与控制”的能源管理方式)的问题。能源总量的绝对稀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存在过,并且在上世纪末之前一段较长的时间,能源出口更是发展经济、积极创汇的一个工具。但是,近期国内暴露出的环境质量严重退化,大气、水、土壤的全面污染,对经济发展与居民健康已经造成并将继续造成严重损失。从这一意义上说,在中国,环境资源比能源资源更稀缺,其短缺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天然气是最清洁的化石能源,近几年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美国页岩气井喷式的发展。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地区,特别是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及欧盟国家,关于本地区页岩气资源禀赋以及可采性的评估与试采也在进行中。如果一切顺利,一个天然气的“黄金时代”(IEA能源展望2012语)有可能出现。
       美国国内方面,这一能源转型发展,带来了能源安全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双重收益。美国的能源独立前景越来越被看好;天然气发电有效替代了燃煤,促进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出现明显下降,2011年碳排同比下降1.7%,2012年预计更多;能源成本下降明显,美国的化工、制造等产业竞争力有所提升;能源出口变得有利可图,美国天然气生产商正考虑出口LNG的可能性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美国煤对临近地区特别是欧洲的出口大增。
       过去几年,中国无疑是煤炭进口增长最快的地区,2012年净进口超过2.8亿吨,同比增长35%。而欧洲地区的增长也非常可观,2009—2012年煤炭消费持续增长,2012年前6个月,来自美国的煤炭进口就上升了1/3,全年煤炭消费增长可能超过5%。无疑,美国页岩气的井喷是重要因素与导火索。
从更长远来看,美国的能源独立前景对中东、拉美等地区的地缘政治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页岩气发展本身的环境完整性疑问也在上升,这正是很多欧洲国家表现迟缓的部分原因。法国已经禁止开采页岩气,有关开发带来的局部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风险(如生态与水系统的破坏),目前的研究并不充分。页岩气的使用无疑是清洁和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同其他工业活动类似,这种破坏程度随着经验的增加有减少的可能,但其生产过程中如何减少泄露排放,仍值得进一步关注。
      中国方面,政府已经确定“十二五”期间实现天然气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翻番,到2015年达到8%的份额。这一消费的增加,将来自于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增加,以及进口的LNG与管道气。由于前期技术积累不够,页岩气在此中占比可能微小。并且可以肯定的是,尽管有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目前就页岩气前景做任何长期判断仍然为时过早。
       资源储量方面,目前一些初步研究认为,中国页岩气总体资源量很大,但由于赋存条件较美国要差,开采难度要高,其成本也要高一些。技术、价格体系与基础设施,而不是资源储量,将是中国未来非常规气发展及其角色的决定因素。
       此处,不得不提及中国的油气市场垄断。在目前的成本与价格体系之下,大的油气公司并没有足够动力去生产页岩气。因为相较于传统的油气,其成本仍然很高,存在自我锁定的可能。潜在的定价改革方向基本是“涨价”,这可以帮助油气公司获取更好的利润,也将进一步增加传统的油气的吸引力。单独来看,这一理性选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无疑会妨碍国内页岩气发展的技术进步与潜在的成本大幅下降的可能性。
      如何从制度政策与具体的管理体制上保证不同投资主体具有稳定的预期,促进投资的积极性,降低页岩气投资风险,将是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问题上,同中国的其他能源政策类似,关键不在于是否具有“积极发展”还是“审慎发展”的理念(此类提法本身都需要进一步界定,并且缺乏制度特征与行动含义),而是如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透明的机制与制度环境;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强化环境标准、安全标准与劳工标准的要求,规避页岩气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环境与社会影响方面的负外部性,机制的作用与角色将非常关键。 (作者供职于北京卓尔德环境咨询与研究中心 张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