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场或成风电产业复苏突破口
添加时间:2013-03-27 15:00:47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不久前,一份发自国家能源局的文件《关于做好2013年风电并网和消纳相关工作的通知》,再次揭开了一道令我国风电产业隐隐作痛的“老伤疤”。
通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弃风”电量约为200亿千瓦时,较2011年的100亿千瓦时有大幅增长;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由2011年最低的1600小时/年,持续滑落至2012年最低的1400小时/年。“弃风”导致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令绝大多数中国风电企业不堪重负。
“弃风”是由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自身不稳定等原因引发的风机暂停发电现象。目前,1400小时/年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电站盈亏的临界点。截至发稿前,在已公布2012年年度业绩预告的15家A股风电上市公司中,仅有5家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其余均为减少或亏损。
当下,风电产业如何发展,成为摆在风电企业和行业管理者面前的待解难题。
创新主宰沉浮
年初,风电龙头企业华锐风电发布业绩预告称,2012年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减少4.9亿元(初步测算结果)。
作为我国第一家引进国际兆瓦级风电机组技术,开发出1.5MW系列风电机组的风电企业,华锐风电成立不足5年便于2011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其发展速度让人惊叹。
上市奇迹的缔造,应归功于公司在我国风电技术研发上所处的“领跑”地位。2008年,华锐风电推出了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MW风电机组;同年,华锐风电为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除欧洲以外全球首个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102MW海上风电场项目提供了34台3MW海上风电机组。技术上的优势,为公司描绘出一个无限美好的未来。
此后,风头正劲的华锐风电轻易地赢得了资本市场的宠爱。2011年1月,公司更以令人惊叹的48.83倍市盈率、90元/股的发行价格成功上市,实际募得资金逾90亿元。
面对一片大好形势,华锐风电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扩大员工规模和基地建设,以至于2011年风电业“拐点”来临之时,公司也仍延续着曾被指“激进”、“冒险”的经营模式。在公司创始人、前董事长兼总裁韩俊良带领下,华锐风电在海上风电和海外市场方面均进行了大手笔投入。
物极必反,在市场由盛转衰的过程中,曾令华锐风电颇感自豪的产能优势,却最终引爆了其背后的高存货、高应付账款风险。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华锐风电存货金额已高达85亿元。
盲目扩产当然是今天华锐亏损的原因之一,但“弃风”也是造成公司业绩下滑的另一重要因素。华锐风电首席战略师胡渭向记者表示,“‘弃风’现象导致风电场的盈利能力骤减,新资金的投入步伐也随之
放缓(风电场无法盈利,银行业不会给予贷款),而传导至华锐,便直接影响了订单的执行。”
华锐风电曾透过业绩预告分析称,“宏观经济波动、行业及产业政策调整影响在手订单的执行、客户延迟付款”,是造成公司2012年年度亏损的主要原因。
海上风电前景广阔
“弃风”造成的损失究竟有多大?曾有业界专家按目前我国火电煤耗226克/千瓦时估算,2012年200亿千瓦时“弃风”所消耗的标煤超过678万吨,这给风电场造成超100亿元的经济损失。
近日,国家能源局就针对“弃风”现象出台了系列政策。在最新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风电并网和消纳相关工作的通知》中,国家能源局明确提出,对云南、宁夏、新疆和山西等地,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要研究拟定风电消纳方案。紧随其后,国家能源局又下发的《关于做好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指出,鼓励新建建筑优先使用风电清洁供暖技术,支持利用风电清洁供暖技术替代已有的燃煤锅炉供热,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使风电“弃风”限电的问题有明显好转。
在胡渭看来,管理层在解决“弃风”问题上下了大力气,推广风电供暖技术将成为扭转这一局面的有效措施。“我们可能还要经历一段供热管网、火电、风电三方利益的协调期。此后,供热将为风电消纳作出巨大贡献。”胡渭表示。
近几年,中国风电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世界风能协会统计,2012年中国新增风电机组装机容量13200MW(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7MW),累计风电机组装机容量75564MW,均位居世界第一,美国紧随其后。而今,风电已超过核电,成为继煤电和水电之后中国的第三大主力电源。而抛开规模看技术,胡渭说,“目前我国风电技术在大型化和技术细节上均与欧盟基本保持同步。”
此外,胡渭还认为,海上风电将成为行业复苏的一大契机。“海上风电场都建设在沿海地区,那里多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用电量大,电网建设足够坚强,因此并网不成问题。”胡渭介绍说,如果相关政策能跟上,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未来有望引领行业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