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能源发展转型的关键在于电力

添加时间:2013-03-26 14:47:26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这几天,春季的大风为华北地区带回了难得的蓝天。在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提出,“重现蓝天”不能只靠刮风,关键是转变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能源发展转型的关键在于电力。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实现远距离、大容量、高效率的电力输送,需要坚强可靠的大电网。

   大电网是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重要平台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大量消耗、污染水资源,酸雨影响面积达到了国土的八分之一。环保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分析,我国酸雨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及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长江三角洲,华东、华中多个省份部分地区及广东中部等经济发达、火电厂密布的地区。

     过去,电力供应和消耗总量较低,以省或区域为单位的就地平衡可以维持运转。但随着总量成倍增长,发达地区不得不直面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资源富集地区则有能源科学、集约开发的强烈诉求。与此同时,运煤压力也让交通运输不堪重负。

     两个月前,国务院正式印发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其中的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示意图,表明了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逆向分布的基本情况。

     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我国电力需求仍将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是我国的主导能源资源。规划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和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能源供需逆向分布矛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跨区输煤输电能力不足,缺煤缺电和窝煤窝电并存现象时有发生。”跨区输煤,烧的是更贵的油,运到消费地区要增加一半以上成本;东中部烧煤发电,却已无新增火电厂的环境空间。省内、区域内自我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纵横数千公里的能源大规模流动,需要站在国家层面统筹考虑能源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建设。

     近年来,我国新增发电能源的60%位于西北,而负荷的60%以上在东中部。尽管伴随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西部用电增速加快,但从经济、人口密度来看,东中部仍将是负荷中心。

     大电网调剂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电源余缺消长的作用,已在特高压联络线的运行中初步显现。去年,国家电网跨区交易电量比2003年增长9.5倍。特高压等大通道消纳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富余水电,四川借助两条输入华东的特高压直流通道,和联接西北的500千伏工程,全年外送水电达到344亿千瓦时的新高,也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了应对夏季高峰的电力支持。

     然而,目前来看,我国能源基地到负荷中心的远距离、大容量、高效率输电通道的发展,依然滞后于电力生产外送与用电需求的增长。据预测,东中部2020年受入电力将接近总负荷的30%,我国跨区输电规模和距离将明显超过国际上其他大电网。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说,从经济、技术、安全多个层面综合比较,构建1000千伏跨区大受端网架,形成“三华”同步电网是合理选择。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将持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进一步凸显,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大范围配置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能源供应形势不容乐观。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配置方式、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亟待实现战略性转变,迫切需要发挥大电网远距离、大容量、高效率、安全可靠输送电力的功能。

     大电网有利于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地铁停运,大量乘客滞留;公路交通大面积拥堵;煤矿工人被困地下无法升井;银行系统瘫痪……这并不是好莱坞灾难大片的夸张镜头,而是2012年7月底印度连续两次大停电中的真实情景。这场空前的大停电覆盖了印度一半以上的国土,总共殃及数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