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产业压力大 代表呼吁限制地方保护
添加时间:2013-03-13 11:10:13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由于多重因素影响,眼下我国风电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不过,来自两会代表的建言声音无疑给处在平台期的风电产业发展带来一些宽慰和期待。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德阳市民盟副主委赵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风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未来风电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地位不会改变。随着国家一系列调整相关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势必形成行业的优先和整合,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风电产业压力重重
作为我国最早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0年以来,风电产业遇到了各种困难。其 中,风电投资企业既受到外部的多种因素影响,又受到内部多种困难的制约,除风电核准速度减慢等因素外,资金来源、资金成本方面的压力也比较大。
赵萍进一步阐释指出,受全球经济复苏和中东等局部地区的持续动荡影响,风险防范成为金融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央货币政策也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前后多次调整准备金率和上调了存贷款利率。这使投资企业贷款利率上浮,财务费用增加。
据统计,自2011年7月末,五大发电集团的负债总体高达24823亿元,同比增长了17%,累计发生财务费用528亿元,同比增加了33%。在这种情况下,风电发展速度受到了严重制约。从2010年起,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风电企业在保持增长的同时也面临多重巨大的压力。
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建成海上风电5GW,形成海上风电产业链。2015年后,中国海上风电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将达到30GW。但赵萍依旧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说到海上风电,短期内更是难有起色。
形势复杂市场竞争加剧
赵萍向记者描述了当前的风电市场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一是政策收紧。风电投资、项目审批从严,开工项目减少,而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迅速增加,“僧多粥少”,市场竞争加剧。
二是地方保护。当前一些地方,以支持本省风电企业发展为借口,施加各种影响保护当地企业,同时又为地方利益不断要求外省风电设备供应商进行重复投资开发,造成国有资产分散及浪费,以致产能过剩。
三是关联交易。包括各大电力及各省能源公司、投资公司、部分上市公司大量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不断要求风电设备供应商认领采购,否则不予支持;同时,一些大开发商又不断兼并、收购风电设备供应商,形成内部关联交易,市场的公正公平得不到合理体现。
四是资源换市场。由于风电设备供应商不具备资源开发资质,进而也无法满足开发商对资源对等换取条件等。
资金短缺三角债风险加剧
在资金方面,赵萍介绍说,目前风电机组质保期不断延长。从开始的2年发展到现在的5年(甚至最长要求8年),风电场运营风险、成本从业主逐步向风电设备供应商转移,造成巨大企业资金压力。
企业三角债有抬头迹象。她指出,部分企业在合同签订后项目执行时付款能力及信用较差,对风电设备供应商资金运转影响较大。
此外,企业面临紧缩政策。目前银行采取紧缩政策,部分开发商在风电前期投入资金上较为困难,不断要求风电设备供应商采取融资、合资、设备入股等方式给予其支持,使企业自身投资风险加大等。
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成为风电投资企业的首选,而低价格采购策略不可避免地会把成本压力传递到整机企业上,进而下传到零部件企业,导致整个产业链都拼命降低成本。
建议制定政策限制地方保护
针对上述问题,赵萍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首先能从宏观政策层面,包括人财物等多方面,继续加强对国内优秀的中央企业的帮助与扶持,以便保持企业健康发展,对于运行机组能够提供持续的产品服务。
其次是制定政策限制地方保护主义,规范国内风电项目招标。
第三,是协调同五大电力及各省大公司的关系,进行央企强强联合多方位合作,实现共同长期稳定发展。 第四,为保障风电技术不断进步,在风电技术发展和新产品研发上给予资金支持等。
第五,要加快电网建设速度,特别是加快跨省区送出线路的建设步伐,这是解决大量限电的出路,也符合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清洁能源规划和国外风电发展规律。
第六,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而由于技术、试验、场地等各方面条件制约,国内装机困难重重。对此,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并建立国家级试验基地或示范风场。
第七,是尽快落实机型的规范,防止各家厂商进行无序竞争,造成企业的巨大浪费。在机组额定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风轮直径不断加长,这样实际是对能源的极大浪费。建议国家层面对技术开发提出指导意见,而不是让企业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