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改与国内清洁能源战略
添加时间:2013-03-09 13:35:08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未来5年内,中国将通过天然气价改,引入市场机制,加快与俄罗斯等国的合作,形成煤油气三足鼎立的能源消费格局。
天然气价改与国内的清洁能源战略
天然气作为三种主要化石能源中唯一的一种清洁能源,因为杂质少、燃烧热值高等优点,在发达国家是主流能源。2011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天然气占比达24%,仅略低于煤炭的30%,在欧洲和中东都是第一大能源品。但国内由于“贫油富煤少气”的资源“禀赋”所限,加之天然气基础管网设施不健全等原因,在天然气使用中明显滞后于全球平均水平,2011年中国这一比例仅有4.5%,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由于国内天然气开发迟缓,煤炭成为最主要的能源物资,2011年,国内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达到了71%,而中国煤炭消费占全球总消费量逾半。煤炭的大规模使用给国内造成了巨大的环保压力,煤炭的温室排放量高于天然气近一倍,且由于其组份中富含氮、硫,大量燃烧容易造成酸沉降和光化污染,国内目前大气污染重的硫化物中近9成来自于煤炭的燃烧。自去年年末开始的国内北方大部分城市的雾霾天气,煤炭燃烧生成的粉尘是罪魁祸首之一。此外,因为煤炭的运输瓶颈,还大大限制了国内能源消费的布局,造成东部和经济发达地区频繁缺电,不得不大规模投入资金进行西电东送、疆电入川等电网建设,既耗费大量财政投入,在部分阶段又会出现煤炭和农产品抢运力的情况,不利于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
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严重的雾霾问题,比如历史上有名的“雾都”伦敦和东京。在治理方面,英国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气代煤工程,经过了长达20年的改造,英国实现了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比例由0.4%提高到33%。日本亦是通过这一工程将天然气消费比例由1%提高到20%。多个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天然气替代煤炭在提升空气质量、减少大气污染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及降低能源消耗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制约国内天然气开发和使用的瓶颈,除了基础建设的限制等之外,最大的问题在于价格。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下,任何非政府主导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更替,其背后的主导因素都是价格。但由于天然气的公用属性,国内天然气销售长期以来都采取价格管制,天然气进口价格与国内市场倒挂,导致天然气经营企业亏损严重,发展积极性受影响。国内主流城市天然气价格不足2.4元/方,低于全球平均价格近20%,而邻国日本的天然气价格则为3.5元/方,在现有天然气价格体系之下,天然气营运中间环节利润普遍较低,不利于大规模开发和配套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因此,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和天然气行业改革近年来呼声一直高涨,在今年的两会上也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价格改革是天然气实现有效配置的重要措施,价格机制不理顺,国内市场与国际出现价格脱轨,很难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天然气市场,限制天然气的推广。周二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将对国内成品油、天然气和电煤定价机制进行改革,以进一步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相信随着价改的逐步深入,天然消费在国内能源消费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
中俄能源合作的新篇章
2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王岐山在北京与俄罗斯副总理、俄方主席德沃尔科维奇进行了会晤。王岐山表示,能源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能源合作互有需求,资源、市场、技术各有所长,具有战略和全局意义。
此次会晤双方达成了较多一致,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在天然气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两国政府将支持企业进行中俄东部管道供气谈判,这一管道对中国的供气量确定为每年380亿立方米,同时对东线LNG项目和西线供气合作继续研究论证。按照2006年的东西两线天然气管道建设方案,西线管道将运送西西伯利亚开采的天然气,进入中国新疆;东线管道经俄远东地区输送到中国东北地区。这两条管道总输气量为每年680亿立方米,现在中俄确认东线供气380亿立方米,意味着西线将留有300亿立方米的空间。
俄罗斯作为全球第一大产油国和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量,2011年天然气出口为其提供了64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是俄罗斯经济的生命线。对于俄罗斯而言,未来5年普京下一个任期,正是借美国战略布局逐步收缩积极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关键时机,随着中东局势的混乱和油价近几年的持续高企,利用油气资源可以快速提升经济和军事实力,因此加快油气出口势在必行。
对于近年来在国际能源市场上频繁“出手”的中国而言,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构建国内能源安全的保障,其中打通陆地油气生命线是中国下一阶段内的重点战略目标。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虽然天然气消费比例仍相对较低,但随着清洁能源的逐步实施,未来的需求量仍将出现大幅增长,而这无疑为中俄双方能源合作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俄罗斯需要中国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而中国在能源安全方面的担忧也促使其寻求资源。去年5月,普京再度上任总统后,俄罗斯开始整合国内油气资源,将目光更多转向远东地区,其中最主要的目标客户就是中国。
中俄此前在天然气出口方面无法达成一致的主要分歧点在于价格难以确定,但随着国内天然气价改的路径逐步明确,对于进口天然气价格的承受力将会有显着提升。而同期,俄罗斯态度也有明显软化,一方面,自2月份朝鲜高调核试验之后又不断向美国抛出橄榄枝加重了俄罗斯对亚太地区局势变化超过掌控的担忧;另一方面,自去年起,在美国页岩气革命支持下的欧洲对于俄罗斯的态度日趋强硬,这也一定程度削减了欧洲市场的吸引力。相信随着双方沟通的进一步加深,中俄能源合作将重上新一个台阶,对于中国未来的能源安全和生态建设,也将起到极大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