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怪圈”危机 电力监理企业海外寻梦
添加时间:2013-02-27 16:54:40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如今,电力监理行业再次面临一个全新的话题———走出去。纵然这一大胆尝试尚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但从国内外发展形势看,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日,记者采访了电力监理企业走出去的优秀实践者和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
国内市场“怪圈”引发危机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电力监理企业已达150多家,从业人员4万余人,业务范围覆盖电力工程建设的前期咨询、招标代理、设计监理、施工全过程监理、投产后咨询等环节,涉及核电、火电、风电、生物质 发电等众多领域。
“近年来,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我国电力监理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实力不断增强。和其他行业相比,电力监理企业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中电建协电力监理专委会秘书长陈进军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介绍,2011年,进入中国监理企业百强排名的电力监理企业达到23家,占总数的17%;同时,有25家电力监理企业被中国监理协会评为全国先进,占总数的18%;完成合同超过1亿元的电力监理企业有8家,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有29家。
然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更加激烈的竞争。
最突出的是,非理性的市场竞争严重制约电力监理企业的健康发展,这表现在电源项目建设监理招、投标中,互相压价,低价竞争现象愈演愈烈。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大型火电项目监理的中标价甚至达不到预规额的60%。根据近年投标统计数据分析,2台30万千瓦机组全过程监理合理中标价大约900万元上下,低价中标则在650万元左右,2台60万千瓦全过程监理合理中标价大约在1300万元左右,低价中标则在900万元左右。
“监理行业本身属于高智能行业,如此低价竞争,直接导致监理单位的人均产值不及施工单位的人均产值,监理人员的收入比施工单位专工一级技术人员的收入还低。”监理行业资深人士坦言,同时,工程项目业主竟相压价,以低价作为评价中标的决定性指标,也使电力监理企业在国内市场陷入“怪圈”。
“电力监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危机,已经引起了电力监理企业和行业的高度关注。协会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恶性竞争,保护行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已初显成效,但深层次的问题仍难解决。”中电建协电力监理专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电力监理企业取费太低致使企业因成本因素难以引进高素质人才,服务难以满足现场需求。
国外市场“蛋糕”商机无限
国内市场日益饱和以及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双重作用,成为电力监理企业走出去的催化剂。
截至目前,已有20余家电力监理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主要集中在印尼、菲律宾、越南、土耳其、塔吉克斯坦等国。其中,广东创成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诚信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湖南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河南立新监理有限公司,新疆康赛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河北兴源监理有限公司均是走出去的佼佼者。
“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能打造出一支梯次结构合理,以专家型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为核心,以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为主体的高素质、高绩效国际化队伍,进而与国际项目相衔接。”专家分析,除了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和人才锻炼外,走出去战略还能使监理企业的市场网络辐射全球,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不断获得支撑企业发展所需的项目。
另外,在参与国际项目的基础上,监理企业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做到商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并尽快熟悉国际惯例、国际礼仪、国际文化等,切实提高国际交流能力和主动沟通意识,形成国际化的工作思维方式,并在国际交往中提升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国际形象。
中电建协电力监理专委会会长、广东创成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忠介绍,该公司现有菲律宾马里韦莱斯电厂项目、赤道几内亚共和国巴塔电网扩建和改造工程等三个海外项目。在马里韦莱斯电厂项目中,该公司监理人员尽职尽责,以专业、敬业的工作赢得了美国赛德全球太平洋公司的高度赞扬。而在巴塔电网扩建和改造项目中,该公司监理人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恪尽职守,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一致好评。“这些成绩为今后国际市场开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得不跨越的三道坎
“监理企业走出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很多潜在问题和风险,如何掌控和规避,是每个电力监理企业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中电建协专家介绍,对于走出去战略刚刚起步的电力监理企业来说,认识风险并规避风险可大大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损失。
由于不熟悉国际惯例,缺乏语言交流和沟通能力,监理工程师对一整套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手段的掌握程度还有所欠缺,特别是项目总监层次的人才比较匮乏。因此,可以说,现阶段电力监理企业的人员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另外,当前国内电力监理行业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等几个重要方面与国外监理相差甚远。例如,国内市场存在的不公平竞争、地区保护等思维习惯,会影响监理企业适应国外监理市场的规范和管理环境。
此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影响着监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就是监理深度。“国际上权威性合同文本提到的监理业务有几十项之多,而国内行业目前推行的四控(造价、进度、质量、安全),两管(合同、信息)和一协调(业主、施工、设计等单位)的监理任务,与国际通行的监理项目相差甚远。”业内人士说,坦白来讲,相对于国际一流监理水平,国内监理行业仍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
然而,在国内电力监理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也有部分企业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西北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副总经理刘晓辉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在投标印度尼西亚苏娜拉亚1台60万千瓦机组建设物资管理工作前期,该公司先后三次到印度尼西亚苏娜拉亚镇进行考查,从地材、人力、机械设备、警察局、保险、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了了解和掌握,对当地不能满足施工需求的机械设备进行调整,同时,寻找当地华侨作为线人进行必要踩点,了解行情,为投标做好了大量先期工作。正如刘晓辉所言,“高度重视投标及合同签订工作,做好招、投标以及潜在合同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是干好整个项目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一个值得关注的好消息是,在企业自身积极探索国际市场的同时,中电建协监理专委会也再次发力走出去战略。根据发展规划,该协会将推动建设3到6家试点监理和项目管理一体化国际先进的电力监理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电力建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