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复兴:能源价格是复兴的开端

添加时间:2013-02-26 11:51:55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2013年2月11日,蔚蓝的天空下堆放着一堆堆黑色煤炭,沿着锈迹斑斑的铁轨,这些煤炭将被运输至欧洲大陆。 
    这一幕来自于欧洲主要国际港口城市荷兰鹿特丹的深海港口。 
     2月17日,荷兰往东挺进,进入德国境内,此地方圆1公里,有不下3个大型煤电厂,浓烟直上云霄。 
     这一幕来自德国工业城市杜塞尔多夫郊区。 
   “这应该彻底打破了你对欧洲清洁的印象了吧。”欧洲当地居民亚历山大(Alexander,化名)笑称。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煤炭被运至欧洲特别是荷兰,因为欧洲重新开始大量进口煤炭。 
      亚历山大向记者叹了一口气,“欧盟常常以清洁能源或是低碳典范自居,然而另一事实却是大量煤炭发电厂的复苏。” 
      亚历山大是欧洲某交通运输公司高层,也是一名环保主义者,一直关心着全球能源发展以及气候变化。
       不过,世界资源研究所(WRI)高级研究员杨爱伦对记者表示,“总体上来看,欧盟煤炭的使用增加应该是短期现象。” 
      可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欧洲煤炭能源使用量在经历多年的下降后于近两年开始上升。 
       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Tyndall Center for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2年年底的报告显示,美国页岩气的成功让美国煤炭消耗降低,然而这些成百上千吨的煤炭被出口至了英国、欧洲以及亚洲。 
      美国的页岩气成功怎么就让一直扬言低碳的欧洲陷入了“煤炭复兴”? 
       杨爱伦分析,其中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大量来自国际市场上相对便宜的煤炭、欧盟减排雄心疲软以及欧洲特别是德国全面减少了核能的依赖。 
       能源价格是复兴的开端 
       这一场欧洲的煤炭复兴还是首先要将视线移至美国页岩气的成功。 
       近年来,美国靠着成熟的压裂技术(fracking)在非常规能源页岩气上取得了成功,而这一成功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页岩气的成功降低了天然气的价格,而与天然气相比,美国的煤炭价格并不便宜,因此美国国内销量不好的煤炭正在大量出口,全球能源格局正面临着新的调整。 
       但是即便美国煤炭价格的走低,但是受制于美国国内严格的法案,那些美国煤电厂也很难有兴趣继续使用。 
        而与天然气市场不同的是煤炭市场是一个全球市场,对于欧洲而言,美国的煤炭价格比起欧洲天然气的价格相对较低,因此美国大量煤炭便有了市场,开始大量出口欧洲,出口量在2012年创造了历史新高。 
       根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2012年总共出口1.14亿吨煤炭,其中煤炭中45%都运至欧盟。
     “其中美国出口煤炭中12%都运到了荷兰,鹿特丹这个深海港口就是煤炭重要的集散地。”亚历山大表示,因为这里本就是欧洲最大的海港,连接欧、美、亚、非以及澳五大洲,而且连接着欧洲内陆的交通。 
      因此,不难看出,能使得这一场跨洲际的煤炭交易的成功,美国页岩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且,按照现在的能源价格在欧洲燃烧煤炭发电比起使用天然气发电对于商人来说更有利可图。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由于美国页岩气的原因,鹿特丹2012年12月初煤炭价格降至69.7欧元每吨,而2011年年底的价格为82.9欧元每吨。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报告显示,以德国的发电装置为例,如果燃烧天然气发电每1兆瓦需要花费11.7欧元,而使用煤炭发电每1兆瓦可以赚取14.22欧元。 
      然而看着自己竞争对手靠着页岩气在能源领域以及减低二氧化碳减排时顺风顺水,欧洲人似乎并不急功近利。 
       一是欧洲专家认为在欧洲开发页岩气的成本过高,除非天然气价格升至现价的两倍,否则在欧洲开发页岩气并不合算;另外,一些环保主义者非常担心开采页岩气污染地下水甚至提高地震风险等。 
     “页岩气压裂(fracking)技术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而且页岩气的开采本身也不低碳。”对于美国采用页岩气,亚历山大这样的普通人也不羡慕。 
      德国“去核化”的能源 
       除了能源价格作为重要因素之外,欧洲主要电力供应国德国在日本福岛(Fukashima)核泄漏事件后,决定全面停止核能发电项目,并且雄心勃勃的发展新能源发电代替煤炭和核能发电。 
    “这一点没有错,但是目前德国新能源发电还不足以满足电力消费。”亚历山大表示,而且德国“去核化”后,核能必须被其他能源形式替代。 
       他继续说,由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并不稳定,由于技术问题还必须依靠化石能源发电以保持欧盟电网平衡。 
  “ 原本在德国发展核能时期,杜塞尔多夫这些最脏的煤炭发电厂计划关闭。不过,现在正是其兴旺期。”亚历山大指着这些烟气笼罩的发电厂说。 
       不仅如此,为了满足电力需求,德国两家最大的发电公司RWE和E.ON还在新建许多跨国煤炭发电厂。 
       事实上,德国可行的选择可以是现行的煤炭亦可以是天然气。然而利润的现实让德国发电公司选择了煤炭。 
       近期,英国《经济学人》报道指出德国新能源的发展使得天然气没有了生存空间,其原因为德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入网时能够获得高额的回报,而这些回报德国发电公司以前可以靠投资天然气发电所得。 
        2016年之前再捞一把?
       其实,除了德国之外,虽然英国、意大利等国并没新建项目,但是煤炭的进口依然也是保持着上升趋势。
       根据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出口煤炭中分别有11%和8%进入了英国和意大利。 
       这样的上升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现在有很多煤炭发电厂开始发力最大程度的使用煤炭发电,杨爱伦对记者表示,“因为2016年欧盟将施行新的工业排放法案。” 
       该方案最大的特点是,对工业排放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对发电厂发一度电可以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污染物做出了相关的规定。 
    “很多欧洲的发电厂年份较久,因此很多不合格的发电厂都将要面临淘汰或是重新改造。”杨爱伦表示,但是他们现在都赶在淘汰之前加大马力。 
       而煤炭在欧洲的增长究竟还会持续多久? 
       杨爱伦认为欧盟的煤炭复苏只是暂时的,并不会长久。“从发电厂的数量上来说,从2008年开始,欧洲开始了新的火电厂的申请,但结果是否决了大多数。”
       根据杨爱伦提供的数据显示,整个欧洲从2008年开始有112个新建火电厂的计划,但是已经有73个得到了否决,目前新建的仅为3个。
       但无论无何,这种现象如果照欧盟设计的碳交易体系(EU ETS)理想状态下是不该出现的。但目前几乎处于崩盘的欧盟碳市场对此根本“束手无策”,欧盟当初发放的免费配额过多,伴随着疲软的经济导致了供过于求。 
      2005年,欧盟碳交易体系刚刚建立时,碳排放许可(EUA)价格高达每吨近30欧元,如今仍然在5欧元左右徘徊。 
      欧盟对此从2011年6月便开始“救市”,然而至今仍然处于讨论中,欧盟碳交易市场拥有许多不确定性。 
     据了解,下一轮正式讨论将会于2013年3月或者4月份举行,继续讨论此前的缩减配额计划(Backloading)。 
     但是按照现在的情况看,这一切恐怕或又是一个泡影。欧盟最终能不能摆脱这次“煤炭复兴”呢?